马上冬至了,晚间气温10℃,但午间的阳光暖洋洋的。又到了岭南地区的“向日葵”时刻,长期高温,亚热带的人们耐寒性弱,在短暂的低温时间,到处找太阳——户外的哪个位置能晒到太阳,室内的哪个房间能晒到太阳,从几点几分太阳会照到,都摸得清清楚楚。
耐过漫漫炎热的草木们,也迎来了低温考验。巴西野牡丹还在陆陆续续在开花,蓝紫色花瓣,在干燥的季节里照旧保持着丝绒质感,有种不畏风雨的雍容与从容。
认识巴西野牡丹有十年了吧。因为偏好蓝色系碎花,早早就知道它的名字。不过最深刻的印象,还是那一年在东莞植物园的邂逅。
当时女儿上小学,因为学校距离植物园不远,我们会在放学后的晴好天气顺道去植物园玩。时逢初春,正是东莞花朵落叶繁茂的时节,女儿一路捡各种散落的花瓣叶子,能说出的陌生花名又多了几个。不知不觉走到山坡的树丛深处,遇到一大丛巴西野牡丹,没有任何修剪,开得自由零乱,花朵太多,垂下的枝条,把很多花都送到地面上,就是“烂漫山花”的最生动写照。
太令人心动了。
我忍不住对着女儿大声唱:漫山遍野的野牡丹/随风摇摆的紫色花瓣/我陪你漫步在花丛间/在你二年级的这个春天……
女儿被我的即兴词曲感染,很合拍地跟唱——我喜欢,我喜欢……
那一刻太有腔调了,可惜没人帮忙录下现场。
太喜欢那片花丛,次年同期我再度去寻找,可惜那个片区被改造修整了,遍寻不见。那一片恣意狂野的巴西野牡丹,就像梦境般定格在我和女儿的记忆里。
其实,巴西野牡丹在这座城市里很容易遇到,常绿灌木,花期也贯穿四季,不论冷暖干湿,总是花朵开次第,生生不息。
巴西野牡丹的枝叶形态偏凌乱,不是很好修出造型,这让它即使身处花木被频繁修剪的公园里,也依然可以保持一些野态。而这几分野态,正应和了它的名字,满满的松弛感,令人多生出几分欢喜。
在城市的公园绿地里,并不乏整齐的花木,它们被无数次筛选后,以近乎相同的高度、样貌齐刷刷地从育苗基地移栽到某一处公园景点或绿化带,成为装点。很多花甚至没有机会真正踏足这片土地,只是装在一个个塑料花盆里,像一场临时的舞台演出。同样作为草木,不能够扎下根来恣意生长一回,多少是有些遗憾的。对照之下,巴西野牡丹恣意狂野的生长姿态就更为珍贵了。
在日后无数个亲近草木的时刻,我时常会想起那一次“误入花丛醉唱花”的怦然心动。草木所赋予我们的快乐和美好,简单而灿烂,让我愿意一次次走进自然,与草木执手相看,日日相伴。
自然卡片
巴西野牡丹别名紫花野牡丹,是野牡丹科蒂牡花属常绿小灌木。花语为:自然。在巴西,这种艳丽的紫色花朵被称为公主花;它还有着另一个头衔:荣耀灌木。
/往期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