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12345热线故事|有一群热线人,在为了陌生人的幸福而努力
东莞+ 2024-05-04 11:33:04

在城市的运行中,有一条看不见的线,它连接着千家万户,传递着温暖与希望。这条线,就是12345热线,背后更有一群热线人,他们默默无闻,却为了陌生人的幸福而不懈努力。

接好电话

“您好,这里是东莞12345热线,请问有什么帮您?”一句简单的问候代表着每一个热线人真心为民解忧的服务之心。接电话很简单,但接好电话却是不容易,每一个电话都可能带来一个紧急的问题,需要热线话务员具备广泛的业务知识储备,从城市管理到个人事务都能给出及时、准确的答复。同时,话务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耐心,以确保每一位来电市民都能感受到理解和尊重。

“听电话、解答咨询、写工单,到处理紧急情况,每一项任务都需要高度的专注和专业能力,让这份工作充满了挑战。”曾获“最美热线人”的叶晓盈认为,话务员每天面对的是琐碎而繁杂的事务,有人抱怨邻居养鸡,有人投诉刚买的鸡蛋变质,有人哭诉考试忘记带准考证,还有人希望小区的蛙叫声小一些……无论怎样的诉求,都透着市民对热线沉甸甸的信任。

赖燕秋曾接到一位患有恶性肿瘤的市民来电咨询:如何使用医保最大程度地减轻巨额的医疗费负担。市民的情绪很低落,赖燕秋不停地安抚他,并积极帮他寻找解决方案,发现他符合申请特定门诊和恶性肿瘤继续治疗的条件,于是建议他可以申请办理这两项业务来提高医疗的报销比例。“你能深切地感受到电话那头的激动之情,这位市民一直不停地对我说谢谢,那一刻,突然觉得作为一个普通人,能通过热线在自己有限的能力范围内尽其所能地帮到他们,得到他们的肯定与认可,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赖燕秋说道。

正因为热线人有着一份惦念,每当电话铃声响起,大家都会以最大的热情和耐心去倾听,去理解,去帮助。他们知道,自己的每一个回答都可能对电话那头的陌生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办好工单

接好电话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办好工单,竭尽所能地让每一张工单的群众评价为“非常满意”。相比于与市民直接交流,记录诉求的话务员,工单员更多是热线与承办单位的桥梁,关系到市民诉求的解决与否。在接到话务员提交的工单后,工单员们会立即审核工单相关内容,转派给对应部门跟进处理,并负责整个流程的工单跟踪,往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遇上疑难工单时,热线和相关部门会组织召开协调会,让现场复核小组走进现场开展走访调研,力求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东城乌石岗工业路某人行道接口台阶高

有市民反映,在东城乌石岗工业路有个人行道接口台阶高,对骑行的人们很不友好,自行车、电动车在这里不得不停下来寻找其他路线绕行,这不仅增加了他们的出行时间,也让这条本应畅通无阻的道路变得不再完整。对此,现场复核小组展开了实地勘察研究,询问过路行人关于他们的出行困扰。经过一番仔细的评估和规划,复核小组提出了相关的改造方案,确保道路畅通无阻。

▲复核小组走进现场

“工单处理的每一步都是对我们的专业素养、综合素质的考验,即便事项盘根错节、问题千头万绪,我们都不曾懈怠,会一步步去推进事情的办理。”获评“2023年热线服务之星”的何巧仪除了每天处理大量的工单外,几乎每月一次或几次参与到现场复核工作中,切实推动市民“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到位。

像何巧仪这样勤勤勉勉、心系市民的工单员不在少数。在前台话务暴增的情况下,工单组派出一部分人员支援话务,剩下的工单员则默默承接更多的工单量,待话务量回归正常值后,工单员们又投身于工单的办理上,大家加班加点只为确保所有工单都处理完成,每个紧急工单都能得到及时回复。

对于热线人来说,这份工作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使命。他们用自己的声音和行动,为市民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默默地守护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虽然热线工作有苦有泪,但也有甜。每当热线人成功帮助一个陌生市民解决问题,收到电话那头传来的感谢声,他们的心中都会泛起一股暖流,这种幸福感,是任何物质回报都无法比拟的!致敬每一个默默努力的热线人,让城市涌现最温暖的“热线力量”。

文字:记者 王骁 图片:记者 王骁 视频: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