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12345热线故事|从“望梯兴叹”到“一键直达”!樟木头镇破解老人就医上楼难题
东莞+ 2025-07-09 19:56:46

“现在上二楼看病再也不用气喘吁吁了,社区真是把我们老人的难事放在心上!”不久前,东莞市樟木头镇居民蔡正娣通过12345热线专门表扬石新社区卫生服务站,言语间满是感激。这通表扬电话的背后,是樟木头镇用“双梯方案”解决社区老人就医上楼难的暖心故事。

时间回溯到4月17日,樟木头镇12345热线收到一份特殊的求助工单。市民反映,石新社区卫生服务站设在二楼,行动不便的老人就医时“望梯兴叹”,希望能加装电梯方便出行。这份工单牵动了社卫中心主任余坚文的心,他当即指示成立专项工作组:“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能让楼梯成为老人就医的阻碍。”

据了解,石新社区卫生服务站于2025年1月投入运营,以“方便、廉价”为服务宗旨,很快成为周边居民就医的首选。但站点位于一栋7层建筑的二楼,一楼及其他楼层由某特种设备公司承租,老人就医需攀爬陡峭楼梯,尤其在雨季更是险象环生。社卫中心工作人员现场走访发现,不少老人扶着楼梯扶手蹒跚上行,有的甚至需要家人全程搀扶,上下楼平均耗时超过10分钟。

面对群众急难愁盼,樟木头镇迅速启动“双梯联动” 解决方案。第一梯是“长效梯”——协调加装永久电梯。由于物业归属石新社区,社卫中心工作人员多次与社区干部对接,共同研讨资金预算、勘察地形条件。社区党委当即拍板:“民生工程不能等!”随即组织技术团队进场勘测,启动方案招标流程。目前已有多家企业提交设计方案,预计6个月内可完成电梯安装,彻底解决垂直交通难题。

考虑到加装永久电梯工期较长,且恰逢雨季来临,临时出行风险陡增,社卫中心同步推进“过渡梯”方案。工作人员注意到,承租该栋建筑的特种设备公司已安装自用电梯,便主动上门沟通,希望借梯过渡。然而,这一提议起初遭到其他楼层租户的反对,大家担心医疗场所人员流动大,可能带来感染风险和卫生问题。

“老人家看病多不容易啊,咱们多换位思考!”社卫中心工作人员带着诚意多次上门,挨家挨户倾听租户诉求,承诺安排专人维护电梯卫生、引导错峰使用,并详解社卫服务的公益属性。真诚沟通最终打动了企业,特种设备公司及其他租户一致同意开放电梯供就医群众使用,且分文不取。4月下旬,这部临时电梯正式对老人开放,配备志愿者引导,日均服务老年患者30余人次。

从诉求提出到临时电梯启用仅用10天,从问题解决到收到表扬不过一周。这场民生“及时雨”的背后,是樟木头镇“政企社”三方联动的治理智慧:社卫中心主动作为,石新社区全力支持,企业租户积极配合,让小小的电梯成为撬动基层共治的支点。

如今,在石新社区卫生服务站,老人们按下电梯按钮的瞬间,不仅缩短了上下楼的距离,更感受到了城市治理的温度。正如一位老人所说:“这电梯装在楼里,暖在我们心里。”

/记者手记/

一部电梯里的民生温度

走进石新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楼梯间,扶手上深浅不一的磨损痕迹,默默诉说着老人们上下楼的艰难。这让我想起那张12345工单上的字句:“老人就医行走不便,不方便上二楼”。短短几行字,藏着多少家庭的无奈。

这段时间里,我见证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民生实践。为了加装永久电梯,他们带着图纸一次次穿梭在社区办公室与现场之间,地形勘察时裤脚沾满的泥点、方案讨论时茶杯里续了又续的热水,都是责任的注脚。而临时电梯的协调过程,更像一面镜子照见基层治理的温度——面对租户“担心感染”的顾虑,工作人员没有急着说服,而是蹲下来倾听,把“每天三次消毒”“错峰使用引导”的承诺写在笔记本上,也记在大家心里。

就当老人笑着按下电梯按钮时,我忽然读懂了这场忙碌的意义。从诉求提出到临时解决仅用10天,从问题化解到收到表扬不过一周,这部电梯承载的不仅是代步功能,更是 “政企社”三方用真诚搭起的连心桥。

离开时,雨停了,阳光透过电梯窗洒在老人脸上。我想,民生工作或许不必追求惊天动地,能把群众的“小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就是最动人的治理答卷。

 

文字:王骁 图片: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