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黔协作·莞爱铜行|碧江黄桃熟了!“铜仁水果+东莞月饼”火了
东莞+ 2024-07-27 10:56:40

开摘、发车、到货……眼下是黄桃成熟的季节,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的黄桃,果大味甜,不仅迎来大丰收,还卖出好销路。在粤黔协作工作队铜仁工作组碧江小组(下称“碧江小组”)帮助下,一筐筐的黄桃,通过冷链车直接发往千里之外的东莞。

买黄桃、听村歌,让流量变成留量;“铜仁水果+东莞月饼”,提供新的消费选择。这个炎炎夏日,“喊你过来吃黄桃”,成了东莞市民夏日的一股美食新风尚。

有口福 碧江黄桃直销东莞

7月23日,骄阳似火,但碧江区桐木坪乡棉花坪村,种植户刘金勇迎来一年内最忙碌时刻:采摘黄桃。碧江区832企业创融农业科技公司副总经理何锐负责这次产地直采,他表示,这是今年采摘的第一批鲜黄桃,发货目的地是东莞。

“发车!”随着何锐一声令下,一筐筐的黄桃通过冷链车,直接发往千里之外的东莞。刘金勇满怀感激地说,“感谢东西部协作,让我们不愁销路。”

7月24日,东莞南城飞地营销中心,期盼已久的桃子终于抵达。“五百斤、一千斤、一千二百斤……”随着工作人员紧张忙碌的卸车、分装、发货,从碧江运抵东莞的首批黄桃,一下车就被提前预定的商户逐一提货拉走,短短一天时间,全部分散到各销售点销售。

为实现无缝对接,碧江小组提前摸底调研,并会同区内供销社、农业农村局、商务局等部门,联合筹备举办2024年碧江区“果蔬丰收季 惠民促增收”东西部消费协作系列推介购销活动。

在前期预热下,南城、松山湖两个飞地营销中心采取“东莞客商下单、飞地中心统筹、碧江产地发货”的模式有效对接,除了东莞主城区外,黄桃的销售覆盖面还辐射松山湖、望牛墩等地。“有口福,吃黄桃”,逐渐成为东莞市民夏天的一股“美食风尚”。

有销量 消费协作融入强村富民

今年以来,碧江区在推进强村富民中,大力发展“一园、一坊、一寨、一场”(下称“四个一”),即现代农业产业园、强村富民工坊、特色小寨、家庭农场。

一方面,精准投放资金,重点针对“四个一”项目,为碧江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解决了资金困难,降低了种植成本,增强了种植信心;另一方面,“四个一”生产经营主体积极发挥连农带农作用,通过东西部协作平台把优质农产品销往东莞市场。

当前,和平蔬菜、桐木坪黄桃、坝黄蓝莓等优质农特产品,已陆续进入东莞市场,深受大湾区市民青睐。

“买桃子,听村歌!”7月22日、23日晚,“贵州村歌会”在中南门古城火热开演。桐木坪乡棉花坪村村民采摘的黄桃与现场听歌的群众近距离见面,借助村歌会的人流量助农增收,让市民体验到“熟悉的味道”。

7月26日,两场名为“铜仁市碧江区东西部消费协作特色果蔬节暨供销圩市进小区”的促销活动,正在东莞南城和莞城两个住宅小区火热进行,与此前在铜仁中南门展销活动遥相呼应,共同奏响消费协作曲。

为应对逐渐大量上市的生鲜果蔬,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碧江小组积极发动南城组团各有关单位、东莞市供销社系统有关企业进行推广销售。7月24日,在东莞供销社系统月饼推介会上,“铜仁水果+东莞月饼”模式,抓住了中秋节前消费热点,为市民消费提供了更多选择。

卖果忙 绣出助农增收的幸福画卷

“我们会同农业农村局,对全区果蔬种植户进行摸底调查,全面梳理种植户分布、品类和种植规模,形成了一幅碧江版的水果地图,并对产量大的种植户提前研判产品的市场情况,提前联系销售渠道。”碧江小组干部董德富说。

对此,何锐深有感触,“过去几年,由于市场信息掌握不及时,很多农户等果子完全成熟了再联系销路,对市场价格、包装和物流被动局面。今年部署早、动作快,东西部协作不仅带来销路,还捕捉市场信息和消费思维。”

东西部消费协作让碧江区坝黄镇苗哨溪村种植大户蒋茂坤受益匪浅,今年他家的水蜜桃果香浓郁、口感好。起初由妻子在路边摆摊售卖,销量有限。

区里建立“四个一”协同发展机制后,苗哨溪村的水蜜桃搭上了东西部消费协作的快车。来自东莞的游客通过介绍,特意开车前往当地果园采摘,呈现一幅“桃香不怕巷子深”的景象。

“除了线下部署,我们还重点依托东莞盟大集团的公益直播,进行线上推广销售。”董德富说。

碧江小组相关人员表示,黄桃线上线下销售,是今年碧江区落实东西部消费协作的举措之一。接下来还会根据不同应季上市的果蔬,组织推广销售活动。碧江区漾头镇的黄金李、高山葡萄,坝黄镇的草莓、和平乡的沃柑等优质农产品也十分值得期待,东莞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买到“碧江好物”。

文字:吴金华 图片:粤黔协作工作队铜仁工作组碧江小组供图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