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考生、家长,中考在即!这份心理调适指南请收下
东莞+ 2024-06-24 17:44:01

三年磨剑,一朝出鞘。东莞中考将于6月30日开考,距离中考不到一周时间,除了紧张的复习之外,心理状态的调整也必不可少。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考生该如何调整心态,缓解心理压力?家长又该如何做好亲子交流,为孩子保驾护航?一起来看看石龙第二中学心理教师陈珊珊为大家准备的考前心理调适指南!

考生可以这样做:

接纳情绪从容应对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考试的发挥与焦虑水平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适度的紧张和焦虑有助于激发自身动力,让大脑保持在一个良好的思维状态。所以在面对考试压力所带来的焦虑和紧张时,首先要接纳它,告诉自己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并让自己保持正常中等水平动机。

适度放松劳逸结合

考前要合理分配学习和作息的时间,不打疲劳仗,保证充足睡眠,给自己适当的放松身心的时间。如果感到疲劳或紧张,我们可以和好友倾诉、听音乐、做运动、画画、练字等,也可以用深呼吸、肌肉放松等方法进行自我放松训练。

积极暗示强化自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我们要多关注自己的长处和潜力。看见自己一点一滴的变化和进步,这会给自己带来内心的踏实感和确定感,增强自信心。坚信每一份努力,都会带来更多的收获。

如常学习踏实稳定

在考试冲刺阶段应遵循有序的学习节奏和生活规律。这个过程会让我们感到踏实稳定、有利于我们保持积极平和的心态,有助于我们考试正常发挥。

家长应该这样做:

拒绝传递焦虑情绪

家长的焦虑情绪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当孩子感受来自家长的压力,他可能会采取回避、对抗等方式而浪费了宝贵的复习时间。家长在稳定自己情绪的同时,要接纳孩子考前可能产生的焦虑、急躁情绪,做到多倾听、多正面疏导,避免在考前责问和反复提醒孩子,如“要考试了还不抓紧?你怎么搞得……”“跟你说过多少遍,多看点书,就是不听。”等话语。

比起那些大道理,孩子更希望有一双温柔的耳朵倾听自己,例如:“不管这次考试成绩如何,爸爸妈妈永远都是你最坚强的后盾!”“这次如果有什么担忧的,可以和爸爸妈妈说一说,我们都会陪着你!”

听懂孩子心里话,营造和谐氛围

心理支持、家人陪伴是回应压力与焦虑的最佳方式。家长在考前要努力为孩子营造一种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非言语的表达方式能增进亲子关系,增强孩子的内在力量。比如:给孩子一个欣赏而坚定的眼神,每天主动给孩子一个拥抱等。

避免过分关注,保持正常生活模式

考试期间不宜改变生活作息习惯,刻意的行为反而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保持常态才是最好的,让孩子以最自然的状态迎接考试。例如,每当考完一科之后,家长不要主动问考得怎样,难度怎样,否则可能会让孩子回忆起考试中不愉快的情景,影响其他科目考试。同时,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将消极或否定的语言转换成积极语言,例如:“考试不要紧张”可转成“相信你,没问题”“你还不睡”可转成“你可以休息休息”等,以免给孩子消极的暗示。

 

文字:记者 肖郅朋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