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完、根本吃不完!东莞这条超长夜市,一里长街,十里故事…
东莞日报
2023-11-17 19:42:03
每当夜幕降临
麻涌中大创客坊
夜市一条街
便进入了灯火辉煌的热闹中
 🥞🍕🍢🍡🍘
这里有500米超长美食街
汇集了300+商家
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争奇斗艳
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图片

 

而摊主们来自五湖四海
背后的故事也让人直呼
“温暖又励志!”
图片

 

这条夜市真的超长……

“便宜又好吃,从街头吃到街尾”
图片

“性价比王者,新华人的校外饭堂。”

“平价又好吃,必来!”

“吃货天堂,从街头吃到街尾!”

 

 

 

如果在社交媒体上搜索“中大创客坊”,蜂拥而出的美食图,能把人瞬间看饿。

 

图片
图片

 

 

作为夜市,它的地理位置绝佳。面朝“全国最美河湖”、国家4A级生态景区华阳湖,背靠广州新华学院(东莞校区),这为它带来庞大而稳定的客流量,不仅有觅食“主力军”大学生,周边市民来闲逛的也不少。

图片
图片
图片

 

 

但想在这条街长久扎根下去,店主们都直呼“太卷了”——好不好吃,大家自然会“用脚投票”,常来的话你就会发现,有些店前门庭若市、时常排队,有些店却门可罗雀,过段时间便换了招牌……
能在这里开上几年的摊位,总得“有点东西”。
图片

从“玩票”到租下8个店铺

想做生意的,来“抄笔记”啦
图片
“整条gai最大的店”


生意火爆时,一天能卖出三五百条鱼”

 

 

 

“鱼来鱼旺”是这条夜市街上非常抢眼的一家店:当你路过他家店铺时,往前走,是他家,再往前走,还是他家——整整8个铺面打通,成了整条gai最大的店。
从最初的“下班后玩一下”,到现在租下8个门面开店,摆放八十余张桌子,周末还得额外租下门口车位,只为多摆十五桌。生意这么好,不得不说,老板夫妻真“有点料”。
谁能想到,起初这只是夫妻俩的“小副业”:父辈开厂的他们,本可以安心待在自家公司,但因更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才找个门面“玩一下”。
图片
图片

 

 

彼时,夫妻俩下班了才有空,下午四五点开店,要忙到半夜才收工。
生意好了,也试过在其他地方开分店,后来还是更看重创客坊的人气,逐步盘下临近铺面,统一开在这儿方便管理。
如今,店里生意火爆时,一天能卖出三五百条鱼。

 

图片
图片

 

 

顾客有不少是从东莞市区或者广州来的,也有从虎门等镇街赶来捧场。问及原因,老板娘很直爽:“便宜是大家喜欢它的一个理由吧,毕竟在很多店里,烤鱼至少要一百多,这里才七八十;而且口味也适合大众,不吃辣的小孩子都能吃。” 

图片

 

老板娘也盛赞夜市管理方的管理理念,因为不希望商家同质化竞争,因此同类型店并不会过度批准。

 

对于员工,老板娘会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合伙人”店里早上11点到晚上1点都有客人,兼顾不了的时间段,老板娘会把分成计算给员工,鼓励大家多劳多得。员工忙碌能获得额外的收入,积极性大涨,责任心也在无形中提高了。

 

图片

爷爷奶奶们的“老字号”

让年轻人尝到“家的味道”

 

图片
图片

 

“爷爷做的糕点,王祖蓝都夸好吃?!”

 

 

夜市街中央的“传统特色糕点”小摊,由一位头发花白的爷爷经营。爷爷姓冯,七十多岁了,面前的大圆铁盘里,盛满了颜色各异的新鲜糕点,吸引着一批又一批食客驻足。

图片

 

爷爷本是位老师,教书二十多年,奈何造化弄人,他和太太先后因故失业,养家的重担瞬间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人生低谷时,有位家中几代人做糕点的好心师父,见冯爷爷处境艰难,便传授了制作红豆糕和绿豆糕的手艺。
八年前,冯爷爷开始在创客坊摆摊,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口味选择,冯爷爷又研发出了桂花糕、椰汁糕、马蹄糕等等,广受欢迎,每天摊子前总是有顾客排队购买。

 

图片

冯爷爷说,制作糕点其实也是个“苦差事”,他太太每天早上四点多就要起床开始做糕,看似简单的点心,制作起来一点也不简单。马蹄要逐个洗净削皮切好,不能拍、否则会失去爽脆的口感。每种糕点用的粉、糖、水比例不同,也要花费许多心思……
而爷爷自己每天下午四点左右出摊,十一点卖完回家,睡觉时间往往在一点左右。夫妻俩作息不能同步,但爷爷总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要和气才能生财。”
图片

 

让爷爷自豪的,是上个月的美食评选中,自家的糕点拿下两个奖;而此前大明星王祖蓝来创客坊,品尝了他家的糕点后也赞不绝口。
大家的喜爱,始终是他坚持的动力!

 

图片

 

 

紧挨着爷爷的摊位,是“芳姨糖水”。芳姨也有七十多岁了,当天还没出摊,已经有学生排队等着买糖水了。
对于糖水,芳姨有自己的坚持和讲究。比如红豆、绿豆糖水要放片糖,香芋、桃胶等则用冰糖煮,如果是白糖煲的糖水,会没那么好吃……

 

图片
图片
图片

 

 

她说,自己还是小朋友时,就跟大人学着这样吃,如今坚持下来,也是希望能把传统味道延续下去,让学生们品尝到“家的味道”。

 

图片

 

香蕉紫菜糖水,是麻涌人才懂的“高级料理”,清热解毒。芳姨制作的这一款,甘甜爽口,不少人选择打包带给家人朋友。
图片

美女老板娘做好吃的灌饼

一天能卖400多张

 

图片
图片

 

 

“周记烤炉灌饼”是一家夫妻店,老板在后方揉面做饼,笑容可掬的老板娘在台前刷酱、收银。锅里煎烙的饼子滋滋作响,像在为有条不紊的夫妻俩伴奏着。

 

图片

 

刚出锅的油饼香气扑鼻、金黄酥脆,老板娘说这是河南的做法,丈夫是当地人,专程拜师学了手艺的。

 

图片

 

2018年左右,夫妻俩在抖音上刷到这条街就被吸引了,实地考察过后,他们选择在此创业。
从最初手推车的摊位,到后来开起一家店,而后又换到更好位置的店铺,小夫妻一点点把生活搭建成幸福的模样。如今店里生意好时,一天能卖400多张饼。

 

图片
图片
图片

 

 

除了各种美食,这条夜市街,还有卖服装和小饰品的摊位。
Gogo的服装摊,开在这条街有六七年了。最初当然是看中这里的人气,但近年来深刻感受到电商对服装行业的冲击,她反倒很庆幸自己这一选择:“学生党很多会选择网购了,反而是晚饭后逛街的市民,喜欢现场挑选。”而她凭着乐观亲切的性格,吸引到不少熟客,小生意总算过得去。
“你看对面的火锅店,老板经常发抖音做宣传,一年多了,现在店也坚持下来了。” 除了分享生意经,Gogo还热络地向报报君推荐她认为好吃的摊位。

 

图片
图片

 

 

随意路过的面包小摊也给人惊喜,面包有十几款可选,用料扎实,口味并不输大品牌。
老板说,自己做过十几年面包店的学徒,一直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店,幸而在这里实现了理想。许多学生会来选购,第二天当早餐吃。

 

图片

 

在这里
还有许许多多的摊主
凭着一份用心
共同营造起夜晚的人间烟火
 🍘🌮🍭🍹
夜市街上人来人往、美食诱人
华阳湖上湖水宁静
不同主题的音乐酒馆里歌声飘来
在天空中写下“浪漫”二字
你想和谁来感受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