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时光,约三五好友,远离市区,漫步穿越爱心森林步道,呼吸着新鲜空气,享受浓郁森林浴,体验久违的休闲慢生活,似乎整个人又‘活’了过来。”近期,位于银瓶山森林公园的爱心森林步道对外开放,上班族黄先生体验一番后如是说。
爱心森林步道是东莞特别建设的优质森林步道之一。近年来,为满足市民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享受生态福祉需求,东莞通过规划引领、强化投资保障等举措,大力推进森林步道建设。目前全市建成森林步道400多公里,包含栈道、环湖环山步道、登山道等多种类型,未来还将推进绿道、碧道与森林步道融合串连,构建覆盖全市的森林慢行网络系统,不断增强公众的绿色获得感和生态幸福感。
建成各类森林步道400多公里
所谓森林步道,是位于各类自然公园中供游客休闲、散步、欣赏森林景观,感受自然生态的道路。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工作节奏越来越快,沉浸式体验大自然已成为一种快速增长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远离闹市寻找慢生活,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而藏在森林深处的森林步道,可以消解快节奏生活所带来的焦虑,成为市民休闲放松的绝佳选择。
“根据市民需求和生态实际出发,东莞不断加强森林步道的建设,自2003年我市启动森林公园建设以来,森林步道建设一直是公园内基础配套设施的重要一环。”市林业局自然保护地和国有林场管理科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东莞坚持以高水平规划指导森林步道建设,将森林步道建设作为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扎实推动森林步道建设取得实效。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9年,东莞就印发了《东莞市森林小镇总体规划》,提出各相关镇要以森林步道作为森林小镇建设的重要抓手,推动东莞市域森林步道建设,到规划期末,东莞森林步道总长不低于130公里。
坚持规划引领同时,东莞还强化投资保障,市镇两级财政加大对森林步道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推动森林步道建设落地见效。该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2003年以来,全市已累计投入25.27亿元开展森林公园建设,同时,市镇两级财政每年投入资金对森林步道进行维护、升级改造、提升,保障森林步道的日常使用,不断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绵绵之力,久久为功。目前,全市主要自然公园已建成各类森林步道400多公里,包含了栈道、环湖环山步道、登山道等多种类型。例如,黄旗山城市公园休闲步道、同沙生态公园环湖步道、银瓶山森林公园登山步道,都已成为广大市民周末休闲体验的好去处。近两年,陆续建成开放了银瓶山森林公园樟木头景区森林步道、谢岗景区入口森林步道;2023年还探索开放了银瓶山森林公园约16.8公里爱心森林步道线路,成为新的徒步打卡点,被称为东莞野外徒步的“毕业线”,备受广大户外运动爱好者热捧。
富有特色,满足游客不同需求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森林步道是公众享受福祉的幸福之路。与过去走马观花式的景点观光旅游不同,如今人们更注重沉浸式、多样化的旅游体验,森林步道的建设也要满足多样化的需求,让公众切实享受到绿美东莞赋予的良好生态福祉。
“东莞的森林步道建设是因地制宜,种类丰富的。我们根据不同森林公园主题特色、地形特征等建设不同类型、规格的森林步道,形成了类型丰富的森林步道体系,全面满足广大游客的不同需求。”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比如,黄旗山城市公园的环山休闲步道适合跑步健身,同沙生态公园、黄牛埔森林公园环湖步道更加适合自行车运动,大岭山、银瓶山的森林步道适合有一定体力的游客登高望远,还有各类自然教育步道、野外徒步径等。森林步道的功能不同,沿途的风景也各有特色。
陈先生是一名徒步爱好者,常年“混迹”在东莞自然公园探险、寻找乐趣。他说,“东莞的森林步道结合自然生态形成鲜明的特色,每条步道自然风景各有不同,集齐休闲、放松、冒险等元素,一年四季都可以体验到不一样的乐趣,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许多喜欢户外徒步运动的市民也表示,东莞的森林步道已成为公众深入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重要载体。人们漫步其中,可以尽享大自然带来的舒怡,感受森林的呼吸、生命的舒张,在美景中放松,在森林中疗愈,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且美妙。
打造贯穿全市的森林漫游网络
除了在自然公园打造森林步道之外,近年来,东莞还积极将森林步道与市级、省级绿道以及万里碧道系统融合,进一步提升森林步道品质,强化了森林步道的可达性、系统性,打造贯穿全市的森林漫游网络。
《东莞市森林小镇总体规划》提出,在规划期内建设串联各个森林公园的森林步道,打通联系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步道。
经过多年建设,如今大岭山、大屏嶂森林公园内的省级绿道以及银瓶山森林公园樟木头景区环湖碧道等相继完成建设,将山水城韵串联起来,风景如画,游人如织。长安的莲花湖绿道于2021年对外开放,全长约13.1公里,将莲花湖绿道区域及莲花半山公园区域连通,融山水、休闲、生态于一体,以道串景,吸引不少市民前来休闲健身、游玩赏景,乐享“慢生活”。
今年以来,东莞印发实施《深入推进绿美东莞生态建设实施方案》,对森林步道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其中提到,将实施蓝绿通道连通提升工程,探索打造荧光漫道、涂鸦步道等特色步道,推动山水生态、景区景点、村镇田园、风俗文化等资源的有效串连,建设森林步道示范段,构建森林步道网络。强化森林步道与绿道、碧道、城乡慢行系统的有机连通,深入挖掘绿水青山中的红色资源,实现廊道网络的互联互通、“红绿”相间。至2027年底,全市要累计建设森林步道600公里。
“目前,我们正在编制《东莞市森林步道总体规划》,拟在全市森林步道现状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绿道、碧道规划,对标国家森林步道建设标准,提出未来我市森林步道建设的总体布局、建设标准、重点任务等,有机串联全市主要森林公园,构建覆盖全市的森林慢行网络系统。”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市林业局将完成《东莞市森林步道总体规划》编制,根据总体规划开展步道建设,进一步完善东莞市森林步道网络体系;率先在大岭山、大屏嶂、银瓶山三个市属森林公园开展森林步道示范段建设,探索利用现有的森林防火带等建设手作步道、自然步道,为全市森林步道建设提供示范样板,加快构建绿美东莞生态建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