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消息,根据大数据统计结果显示,4月29日,各旅游城市游客规模暴涨,其中,广州市、成都市、北京市、深圳市、杭州市、苏州市、上海市、佛山市、东莞市、西安市成为最热出行目的地。
根据百度地图数据,4月28日东莞位列全国热门迁入地第10位,随后在29日位列第16位,30日位列第11位。
从迁入来源来看,4月28日深圳来的旅客贡献了34.56%,广州、惠州分别占18.54%、11.22%,剩余十个城市全都为广东省内城市;4月30日,深圳来客更是占到了41.60%,排在第二、第三的仍然是广州、惠州。
——大湾区同城效应在这个“五一”假期凸显,穗、深、惠、莞、佛交往越发密切。
莞惠城际是来往东莞、惠州的城际铁路,为迎战“五一”假期客流高峰,5月1日至3日每天开行动车组数量达到68列,较此前每天53列增开了15列。莞惠城际方面表示,“五一”假期前三天,客流始终保持高位,旅客出行热度持续升温,4月29日、30日和5月1日连续3天打破单日旅客发送纪录,连创两年来新高!其中5月1日,莞惠城际全线到发旅客95076人次,同比增长396%。假期三天合计客流已经超去年五一假期5天客流。
穗深城际是来往广州、东莞、深圳的城际铁路,在东莞有5个站点。记者从穗深城际获悉,“五一”假期穗深城际客流暴涨数倍,4月29日全线发送40731人次,较上一天增长2倍多,较4月22日周六增长近4倍。

此前记者从出行平台哈啰获悉,截至4月26日,该平台累计收到的“五一”来莞顺风车预约订单大幅上涨,比去年同期增长65%。
自驾方面,记者从东莞交投集团高速统筹运营指挥部获悉,4月29日至5月1日三天,高速出口的日均车流数量59.08万车次,入口日均车流数量63.90万车次,环比上一周同期出口增加23.49%、入口的增加36.20%。
有交通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对于东莞这次成为十大热门出行目的地确实感到出人意料,“东莞这边主要是短途游比较多,相比很多地方,东莞这边物价还是比较低,很多景点也都举办了很多活动,不像其他地方那样需要排很长的队。”东莞出圈,既在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实际上,这也反映了人们旅游心态发生的变化。
中国旅游研究院曾监测显示,2022年国庆假期就出现“微度假”“微旅游”新趋势,“全国旅游市场以本地休闲和近程旅游为主。近程旅游中,郊区旅游占比约36%,三天以内出游的人次预计占比约55%”。过去,人们对“从长计议”的出游方式趋之若鹜,动辄跨省出国、旅途千里;如今,经过疫情三年的“考验”,人们的出行消费观念出现了变化,主打本地及周边的“微旅游”颇受青睐,折射出人们旅游观念的更新与旅游业态的应时而变。

市内交通方面,东莞地铁2号线也迎来了热闹的场面。根据网友@地铁客流及运输研究阿牛 整理的数据,4月30日东莞地铁客运量达23.86万人次,29日17.72万人次,28日16.75万人次,远高于4月22日周六的12.26万人次。
有网友评论,“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人”。
实际上,东莞在成为五一假期游客热门输入地的同时,也是游客热门输出地。4月29日,东莞在全国热门迁出地的城市中排名第10,5月1日更是排到第7位,迁出人数在全国占到1.85%。
迁出目的地则比迁入来源地要丰富得多,以4月29日为例,深圳、广州、惠州仍然占大头,分别是18.38%、10.98%、10.85%,赣州和玉林是仅有的出现在前十位置的省外城市。
这可能更符合我们的直觉。东莞因其外向交通的便利性和人口规模、经济实力,当之无愧地成为游客输出大市,更多市民选择去其他城市旅游,而空出来的位置则给到了深圳、广州、惠州的游客们。
这或许是为什么,明明东莞“火”了,而我们身处其中却并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