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联、省委统战部前来道滘考察调研“文艺两新”集聚区创建情况
东莞+-道滘视窗 2024-08-15 17:25:15

据中国文联“文艺两新”集聚区建设要求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更好地发挥创新示范效应,择优评选出首批广东省“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创新基地,助力我省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8月9日下午,省文联、省委统战部前来道滘考察调研“文艺两新”集聚区创建情况。

近年来,道滘镇坚持党建引领,按照实践创新集聚区“一区一品牌”的思路,立足本土实际,突出“一个服务中心、一个文艺集聚点、一条文艺街区”的创建目标,力争打造一个集创作、演出、交流、服务于一体的“文艺两新”活动中心:

突出党建引领,整合阳光雨党群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资源,用活用好粤韵馆、粤剧曲艺文化馆、展览厅、多功能培训室、名家工作室等阵地,为“文艺两新”人员、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提供服务平台、维权平台、创作平台、交流平台和展示平台。在此基础上,指导成立了民间文化艺术队伍63支,其中文化艺术类协会8个、粤剧曲艺类团队21个,成员达600人。吸引了国家一级演员白燕飞老师在这里成立了一个粤曲大喉艺术名家工作室,长期在这里开展粤曲大喉传承工作。不定期邀请陈玲玉,陈锦荣,陈才,何车等粤剧曲艺专家前来指导创作及活动、人才培训,力争打造“文艺两新”人才聚集地。

突出粤剧曲艺文化,结合特色乡村共融共建,以永庆曲艺社、“也文也武”共享文化空间为阵地,定期举办粤剧曲艺欣赏晚会、成人粤剧曲艺培训,邀请梁玉嵘、陈玲玉等粤剧曲艺名家前来指导。不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文艺创作、采风等活动,吸引民间粤剧曲艺爱好者、民间艺术家、文艺爱好者聚集,为民间艺术家提供服务和交流空间,为繁荣民间文艺打造平台。

突出水乡文化特色,以“地脉传承、文化创新、城乡融合”为总体思路对兴隆街进行改造,搭建济川善堂、刘氏老屋、醒狮文化馆、非遗文化馆、陶艺馆、艺术馆等主要平台,完善特色配套,营造浓厚的文艺氛围,吸引艺术家、民间文艺家进驻,致力于将兴隆街打造成特色文化街区。其中,民国时期建筑的济川善堂、刘氏旧屋将打造成集展览、交流、文创产品开发于一体的文化空间,为文艺家提供一个新的文化聚集点,目前正紧锣密鼓进行施工。

承办了“中国曲协第十六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和十次文代会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2019广东粤曲私伙局大赛、全球微粤曲大赛广东赛区决赛、第五届广东省曲艺大赛等省级重点赛事。打造了“粤剧曲艺黄金周”“今晚约局”“戏曲进校园”“全民学艺”公益培训、“乡村文化学堂”等知名活动品牌。承办“同行莞邑庆五四 同心筑梦大湾区”香港莞籍社团青年回莞交流活动、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粤剧曲艺体验活动、“今晚约局之年粤港红伶闺秀育新苗”戏曲欣赏会、美国长滩芭蕾舞团东莞非遗(粤剧)暨中美青年艺术交流、“百千万·莞一夏”“奏响青春”莞城道滘青少年中西交响音乐会及每年暑期各类青少年粤剧曲艺研学活动,助力粤港澳特色文化交流。

通过以上工作,道滘镇吸引了大批“文艺两新”人才到莞交流,如种玉杰、吴新伯、杨子春、梁玉嵘、万霭端、陈玲玉、白燕飞及一些香港名家到道滘演出、辅导和交流,增强创新实践集聚区“文艺两新”人才的凝聚力。

文字:刘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