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外商》丨得利钟表梁伟浩:自主品牌蝶变 为“东莞制造”代言
东莞+ 2024-05-07 10:57:16
▲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荣誉会长、得利钟表创始人梁伟浩

数百年来,瑞士手表凭借精湛的工艺、考究的外观,享誉全球市场。中国的手表产业则起步较晚,很长一段时间,一些企业都是在仿制、代工、贴牌。但近几年,国产手表的设计、制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一些国产品牌的手表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第42届香港钟表展如期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这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钟表展吸引了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逾700家钟表厂商参加。来自东莞的得利钟表集团携自主品牌SAGA参展,与来自瑞士、法国、意大利等地的130多个知名钟表品牌同台竞技,展现“东莞制造”魅力。

与世界一流品牌同台竞技,这家来自东莞的企业如何出招?虽然是代工起家,但得利钟表不甘于只盘踞在低端制造领域。回顾它的发展路径会发现,这是一段撕掉“低端”“廉价”标签,不断蝶变的历程。

大国工匠:中国钟表实现“瑞士造”

凤岗镇,东莞市“三来一补”曾经最为集中的镇域之一。东莞得利钟表有限公司(下称“得利钟表”)就坐落在这里。它看上去十分低调,却是国内钟表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年产手表360多万只、瑞士名牌高端手表套件70多万只。更重要的是,它让中国手表印上“瑞士制造”。

2017年1月,国家领导人到瑞士访问。随行记者意外发现,在瑞士,这个有着“世界钟表王国”之称的地方,居然有一家中国钟表公司。

正因为如此,当年1月16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东方时空》栏目播出了《中国制造正在悄然升级》,节目中着重介绍了这家在瑞士研发、制造名表的中国企业——得利钟表。

2016年,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荣誉会长、得利钟表创始人梁伟浩在瑞士卢加诺成立了一家钟表制造厂,开启中国手表的“逆袭”之路。“中国制造”要在瑞士打开局面并不容易。“他是中国最好的表壳生产商之一。”沃尔夫冈是梁伟浩在瑞士的合作伙伴,他也是一名拥有50多年经验的制表师。经过近10年的努力,梁伟浩得到了这位瑞士制表名家的认可。

三十多年前,梁伟浩作为最早一批港商之一来到东莞投资创办得利钟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东莞交通不便、通讯不畅、水电缺乏,企业发展困难重重。虽然面临很多困难,但是东莞各级党委政府非常热情热心帮助企业,“遇山开路、遇水架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想方设法为企业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来袭,全球众多企业陷入危机。钟表行业也有着担忧:传统手表会不会被电子产品取代?但此时的得利钟表却逆势升级,努力在危中寻机。除了来料加工,它开始对材料、工艺进行自主研发创新。企业购置了先进的生产设备,还聘请尖端人才开发智能产品,为产品注入新元素。靠着在危机中坚持创新升级,2009年,得利钟表订单大幅增长;2011年,与金融危机时相比,企业营收上升了150%,实现逆势上扬。

品牌赋能:与中国探月工程展开合作

随着科技和工艺的不断进步,钟表行业正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升级,品牌的产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十几年来,梁伟浩一直致力于内销和自主品牌的尝试和突破中。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梁伟浩就不断尝试打造自主品牌,2010年后,他决定紧贴女性市场,与手镯等首饰融合,主打高性价比产品。

2010年,得利钟表旗下的品牌——SAGA迈出了第一步,通过将珠宝艺术与女士腕表相结合,赋予手表更具有美感和艺术气息的特质,在市场上大受欢迎。

SAGA是得利钟表集团旗下品牌,创立于1950年。“用技术创造艺术。既年轻,又有历史。”得利钟表总经理刘仁这样形容SAGA。

2017年,SAGA更是与中国探月工程合作,研究怎样把航天材料与航天技术运用到手表工艺中。目前,他们已经推出了数十款航天系列手表。2019年SAGA推出航天系列产品SAGASPACE。在2020年“嫦娥五号”成功取样返回后,SAGA又联名推出“嫦娥五号”纪念款腕表及“天宫探索”“长征勇气”等联名腕表。

虽然这样的创新产品平均售价达公司普通产品的两倍多,但依然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新开发的航天手表,直接采用回收火箭上的材料,具备轻质化、耐高温、高硬度的特点,且非常具有纪念意义。

要想真正做出高端腕表,不仅要靠航天元素的加持,更需要苦练内功。近年来,梁伟浩在东莞的工厂已经进行了数轮工艺升级。生产线上的防水测试机,就是每台耗资400万元从瑞士引进的,再也不需要一只一只放到水里面来测试。

为了培养人才,梁伟浩早在前几年便与东莞理工学院合作建立了钟表学院。他们的不少员工,都是来自钟表学院的实习生、毕业生。有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梁伟浩梦想着将自己的手表品牌,打造为百年品牌。

逆袭转型:疫情倒逼企业“浴火重生”

2021年8月10日,东莞凤岗雁田,得利钟表集团搬迁了新厂房。新厂房宽敞明亮,门口液晶屏幕里播放的自主品牌“SAGA世家表”故事,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驻足。自近几年自主品牌“浴火重生”之后,这家钟表企业迎来了第二春。

“原来的厂房生产了30多年,现在搬迁虽然不舍,但为了更好地发展,我们很乐意去尝试。我相信未来会更好。”梁伟浩说。

时间来到2021年5月11日,在“人人都爱中国造”这场直播带货中,主播们推荐的都是一件件设计制造均属精良的“国货之光”,其中一款是得利钟表公司打造的具有航天元素的手表。产品上线后不到7分钟,900多件手表就被全部订购一空。

▲得利钟表总经理、首席运营官刘仁

和眼下火爆的销售局面不同的是,2020年,这家公司还深陷严重的危机中。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占公司绝大部分营收的外贸贴牌代工业务,一度下滑了五成。等他们艰难地熬过2020年上半年,公司把工作重心转移到自有品牌的打造和内销市场的开拓上。

2021年,得利把更多精力放到线上营销,这次的直播活动,已经是他们近半年里第三次和头部的主播合作带货,当年第一季度,他们的销售额就达到了上年同期的两倍。

SAGA成功地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手表市场中,挖掘出属于自己的细分赛道,并且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除了线下实体门店,我们也在积极地开拓电商销售渠道,淘宝、抖音、天猫、亚马逊、直播带货……今年上半年,我们的销售额实现了同比50%的增长。”得利钟表品牌运营总监陈萱芸告诉记者。

2023年,得利钟表成功参与了华为DFH(DESIGN FOR HUAWEI)项目,成为其智能配件合作伙伴。在当年的香港国际钟表展中,得利钟表为此举行新品发布会,两款搭载华为智能机芯的“普罗棱镜”“璀璨圆舞曲”礼盒套系产品惊艳亮相。

/记者手记/

做好自己、练好内功

创始人草根出身,企业代工起家,却一直没有放弃对品质与创新的追求,并最终实现制造和销售的全球布局——在得利钟表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东莞制造”发家的影子。传统制造业企业到底如何抵抗住时代的大浪淘沙?又如何在全球化大潮中站稳脚跟?我们在与创始人梁伟浩和总经理刘仁的访谈中感受到,他们的不懈探索,为“东莞制造”带来新的启发。

我们梳理发现,得利钟表40多年发展是螺旋式上升。1992年开始零售(广州南方大厦),1996年在香港上市,2002年因为亚洲金融危机又把上市公司壳卖了。当时扩张太快,观念超前了10年,感到痛苦。但后来开始专注主业。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坚持以创新研发驱动发展。

不管大自然还是企业,都不会一直往上走,总会有回落。在回落中找到新增长点十分重要。2009年,得利钟表找到的第一个增长点就是研发创新。“只是企业要做好自己、练好内功,把经营效率、品质做到极致。做好这些,企业不可能没出路。”梁伟浩说,今年上半年,得利钟表的业务增长25%,通过推进数字化提升效率和良品率。

对于像得利钟表这类习惯外销的企业,做自主品牌不容易。“一些社交平台299元的手表也卖得很好,但这不是我们的方向,我们一直坚持做口碑、做标杆,打造民族和国际化的品牌。”刘仁说,这两年公司拥抱“双循环”,进一步拓展国内市场,同时计划进一步将制造布局到东南亚、欧洲、中东等地。

对于自主品牌的发展方向,两位受访者皆表示,如今手表已变成快时尚穿搭的设备,希望赋予这个产业集群快速反应的市场能力。90后、00后将是自主品牌重点消费人群,他们正在关注这个群体。未来希望能把自主品牌比重提升到20%甚至30%,打造一个钟表和珠宝的数字化产业集群。

文字:首席记者 曹丽娟 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