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 一镇一品③丨破圈吸粉,镇街文化品牌冲开大众化之门
东莞+ 2025-04-23 17:43:11

近年来,我国文旅市场“热辣滚烫”,各地积极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努力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提升其对“促消费”、稳增长的拉动效应。对于东莞镇街(园区)而言,怎样才能让自家的文化品牌打破圈层限制,走进千家万户,实现大众化传播?

东莞日报社与东莞市城市文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东莞镇街文化品牌影响力指数报告(2024年)》中,“网上覆盖指数”衡量镇街文化品牌、文化活动等信息在网络空间的作者和受众覆盖范围,具体通过作者量、粉丝量、海外报道量这3个指标进行评估。信息覆盖人次是衡量网络传播效果和影响范围的关键指标,高覆盖人次不仅意味着文化信息能够吸引大众目光,更证明其具备强大的传播效能,能真正走进大众视野,让镇街文化品牌从“小众知晓”迈向“大众熟知”。

高规格打造节庆品牌

“吸睛”又“吸粉”

在网络时代,高规格的节庆活动一旦能被“点燃”,便能迅速吸引各方目光,成为文化传播的强力引擎。它不仅能汇聚大量人气,还能借助媒体和大众的力量,让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大大增强。

2024年元宵节期间,“横沥烟花”在全网强势出圈

俗话说“不过十五都是年”,2024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横沥镇精心策划的“拼经济・谋发展”元宵节系列活动强势出圈,在社交媒体掀起热潮。东引运河岸边,品美食、欢乐购、猜灯谜、舞龙狮、烟花秀等活动轮番上演,现场人头攒动,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氛围。其中,长达25分钟的烟花汇演成为焦点,通过知东莞APP、东莞+APP、文明横沥视频号、i横沥APP等多个平台进行视频直播,吸引了超10万人次现场观赏,网络直播同步收看量超50万人次。“横沥烟花”话题在社交网络平台广泛传播,全网阅读量突破1100万次,成为春节期间备受瞩目的热闻。

值得关注的是,为提升节庆活动场景价值运用,横沥探索开展“赴会”趁墟场景优化计划,致力于升华“元宵+牛墟”特色品牌,创新性地将两大节日融合举办。活动精准把握“双节合一”的载体契合点,以及节庆引流与文旅融合的最佳连接点,精心打造形式多样的“元宵+牛墟”节庆“1+1+4”场景体验活动(即“一市一演四大节”:广东“百年牛墟”非遗墟市、元宵烟花汇演,以及乐购节、美食节、电音节、潮装节)。通过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潮流相结合,让节庆活动既充满古韵,又洋溢“潮”味,逐步构建起集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嘉年华”式品牌节庆活动,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4年中堂镇龙舟文化节暨龙舟锦标赛现场

素有“中国龙舟之乡”美誉的中堂,其“龙舟景”民俗文化活动传承百年,“中堂龙舟制作技艺”更是入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堂龙舟”名片声名远扬。在“龙舟月”期间,中堂镇结合美食嘉年华、城市火柴盒TIME音乐晚会等系列文体旅促消费活动,以“非遗展示+特色美食+潮流文化”的形式,丰富了“龙舟文旅”内涵。活动期间,30多个国家、省市媒体和网红博主纷纷前来“打卡”、直播,部分作品还在脸书、推特等海外社交平台推送。2024年4月-6月,受大湾区龙舟及本地龙舟活动带动,“中堂龙舟”单一话题信息阅读量便达到1635.79万次,超2500个用户积极转发,文化覆盖人次高达15.86亿。

设置文化标签擦亮特色名片

“流量”变“留量”

特色文化标签能够精准定位镇街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大量流量。它们是镇街文化品牌在网络世界的鲜明标识,让人们能够快速识别和记住。

OPPO长安研发中心

站在“千亿镇”的新起点,长安拥有OPPO、vivo等知名产业IP。长安结合先进制造、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集聚的特点,打造“千亿长安新质生活”文化品牌,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城市品牌与文化优势,践行“在长安,文化即生活”理念。第十二届莲溪书香节期间,长安邀请了阿来、谢有顺等著名作家。在“绿道长安‘艇’进未来”2024年长安镇龙舟竞渡活动,水上运动中心正式试运营。长安文化产业信息阅读量达1216.39万次,获得3000多个用户参与转发,信息覆盖8.27亿人次。

虎门通过设置文化标签,如潮in虎门、书香虎门、影像虎门、知行虎门、虎门太平、近代史开篇地等,全面展示虎门镇的历史文化实力。如2024年6月,“扬威中外 震铄古今——虎门销烟精神展”开展期间,虎门“觉醒之门英雄之地”获得中国报道网、中国新闻网、人民资讯、新华社、人民号、央视频、中国网、央广网、光明网等400+知名媒体的关注与报道,覆盖11.14亿人次,“林则徐”“虎门销烟”等热词提及量超过17000+次。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会玩”也更“惠民”

当下,“文旅热”持续升温,为镇街文化传播开辟了新的途径——将镇街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吸引大量游客,而游客在游玩过程中,通过网络分享自己的体验,就能够扩大镇街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在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荔枝红了·2024”大朗镇第三届佳果游园荟暨首届乐游凤山消费周活动期间,大朗深挖特色资源及荔枝延伸文化,推动农文旅融合创新和突破,采用“融媒中心核心宣传+主流媒体协同宣传+自媒体分众宣传”模式,打出“直播+短视频+推文”宣传“组合拳”,实现“荔香大朗”城市形象海量传播,线上浏览量破千万。其间,众多自媒体和网络达人积极参与,小红书曝光量130万+、抖音播放量200万+,本地网红炒粉姐唐应的宣传曝光量达53万+,进一步提升活动热度,让市民“云”上了解大朗。

▲世界个举重专题博物馆——举重博物馆

石龙,作为百年商贸名镇、“东莞非遗第一街”所在地,其商埠骑楼、举重文化等特色突出。

2024年,以国家级赛事——全国举重冠军赛暨第十五届全运会举重比赛资格赛的举办和世界首个举重专题博物馆——举重博物馆的开馆为契机,石龙打响“举重之乡”名片,激活“举重流量”。此外,充分利用百年骑楼文化资源,将举重博物馆附近的“东莞非遗第一街”与骑楼文化节、旅游文化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一日穿越百年、非遗墟市、乐购石龙、年货市集暨盆菜节、潮流音乐会、红色周末等品牌活动深度融合,打造出“最传统MIX最潮流”形象。2024年9月至10月,在石龙举办的上述举重赛事,获得200+家新闻媒体的关注报道,媒体总发文1300+条,全网“石龙举重”信息获得40.48万次阅读数,点赞1.02万次,信息覆盖3.49亿人次。

文字:叶可欣 图片:记者 张村城 梁浚锋 镇街供图 编辑:刘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