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百千万”特刊|虎门中医院:“名院+名医”焕发 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东莞+ 2024-01-29 08:30:00

搬进了独具中医特色的新院部,成功创建为二甲中医医院,荣获8个省市重点(特色)专科、4个名中医药传承工作室,刘氏毫火针疗法荣列省市非遗项目;“粤港澳大湾区毫火针疗法培训推广中心”项目作为全市唯一的项目,被列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论坛并进行项目签约;与广东药科大学签约共建,将加挂“广东药科大学虎门中医院(暂定名)”作为第二名称;总投资近7亿元,建设共15层的新综合楼……走过60多年的虎门中医院,在人民群众对医疗健康服务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展示出的这张亮丽的“成绩单”,折射出该医院历经时代的洪流,异军突起,焕发出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全面助力“百千万工程”等中心工作推进。

虎门中医院焕发出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受访单位供图

老牌“名院”换羽新生

东莞市虎门中医院是目前全省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镇级综合性二甲公立中医院。始建于1963年,有着辉煌的历史和深厚的中医底蕴,1996年,原卫生部部长崔月犁亲自为医院题字“东莞市虎门中医院”。

医院有着辉煌的过去,但是,由于受地域限制及发展定位偏差,逐渐跟不上时代的前进步伐,医院发展曾遭遇重重困难,几近倒闭。2015年,在省、市、镇各级党委、政府及卫生健康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乘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高度重视的东风,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大刀阔斧开启改革征程,一边建设新院部,一边在找准中医特色这个定位的基础上,围绕“加强精细化管理、推进重点(特色)专科建设、打造中医特色品牌、引进高层次专科团队和高素质人才、开展优质服务”等五个方面,抓机遇、谋发展,医院驶入跨越式发展快车道。“日新月异”成就了虎门中医院的“凤凰涅槃”,换羽新生。

2020年10月,医院搬进独具中医特色的新院部;2021年11月,医院成功创建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被定为东莞市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的三个突破口项目之一;《东莞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将虎门中医院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独具中医特色的精品中医院”;荣获“东莞市卫生健康系统2021年度医院综合管理工作优秀单位”“东莞市2022年医疗卫生信用分级评价A级单位”。

医院专业特色明显,60年来为东莞市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作出较大贡献,拥有一批较知名的祖传老中医、牙医、骨伤医,骨伤科、口腔科及近年发展壮大起来的毫火针研究室、治未病科、针灸科、中医眼科、皮肤科、中医护理门诊等,都具有较高声誉。

“名医”坐堂闻名遐迩

医院名医堂特色品牌闻名遐迩。引进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专家、广东省名中医,以及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广东药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多个高层次团队和专家,每月固定邀请的中西医专家、教授近百人次,名医荟萃,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三甲医院医疗服务。引进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团队荣列“2022年东莞市高层次医学专科团队引进培养项目”(为全市六个高层次团队之一)。

目前,医院正全力推进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配备先进医疗设备、便捷信息化系统、完善配套停车场的新综合楼建设。2025年竣工后,将建成一家环境优美、设备设施齐全、信息化高效、群众就医便捷的医院,床位将实现800张,达到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规模,更好地满足粤港澳大湾区民众对高端医疗服务的需求。

另外,前不久,虎门中医院与广东药科大学签约共建。虎门中医院与广东药科大学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采取帮扶共建模式,即将加挂“广东药科大学虎门中医院(暂定名)”作为第二名称。学校和医院将利用好双方的资源优势,深化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医院在临床教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水平,努力为虎门人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推动全镇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文字:雷元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