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是雨季,气温闷热而潮湿,蚊虫容易孳生,而防治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关键是防蚊虫叮咬,对此,记者邀请东莞市中医院内三科副主任中医师杨康强从中医角度为防治上述疾病支招。他表示,日常可通过运用天然驱蚊香囊,饮食注重“清热、祛湿、健脾”等来全方位防治上述疾病。
学制天然驱蚊香囊,有效驱避蚊虫
生活中,面对上述两种蚊媒传染病的威胁,市民除了常规的防蚊措施,如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喷涂驱蚊剂等,一款源自东莞市中医院及宁为民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的“天然驱蚊香囊”也值得一试。它通过散发天然药材的气味,对蚊虫有显著的驱避效果,为居家防护提供了新选择。市民可自学“复刻”这款名中医验方,精选九味中药材,帮助大家和家人安心度夏。
这款香囊融合古籍“芳香避秽”理论与现代临床观察揭示,特定中药材的挥发性成分能精准干扰蚊虫嗅觉受体功能,使其难以定位人体,从源头降低叮咬风险——这对预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多种蚊媒疾病尤为重要。此款驱蚊香囊在传统配方基础上进行改良,精选九味驱蚊效力卓著的中药材科学配比,安全温和无刺激,老人、儿童等人群皆适用(孕妇需要结合自身情况谨慎使用)。
香囊配方解析:药材配伍需协同驱蚊效力与温和特性,精选九味中药材经科学配比,针对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蚊虫效果显著。
君药:艾叶、丁香;臣药:广藿香、佩兰;佐药:石菖蒲、白芷、苍术、金银花;使药:薄荷。
药材处理细节直接影响驱蚊效果,可按以下步骤操作,新手也能一次成功:
1.选对药材是基础务必选择无硫熏的干货药材,才能保证香气纯正、效果稳定且安全无刺激。杨康强提醒,市民可到正规中药房或药店购买,告知药师需制作防蚊香囊,店员会协助挑选适配药材。
2.处理药材有讲究将。艾叶(3克)、广藿香(3克)、佩兰(3克)、金银花(3克)、丁香(5克)、石菖蒲(5克)、白芷(5克)、苍术(3克)、薄荷(3克)分别晒干(若购买的是已晒干品,可省略此步),用研磨机打成粗粉,颗粒直径以2-3毫米为宜——太细易导致香气快速挥发,太粗则影响驱蚊成分释放。
3.装袋步骤:
准备80目以上的棉布袋(透气性佳,利于香气持续散发),将混合均匀的药粉按每袋约30克装入,扎紧袋口即可。
解锁多种用法,让香囊效力翻倍。
可随身携带,挂在背包外侧,香气可形成1米左右的“防护圈”;户外活动时,每2小时凑近闻一闻,强化身体对气味的“标记”,减少蚊虫靠近;带孩子出门时,挂在婴儿车扶手,安全防蚊无刺激;居家摆放:卧室床头放一个,减少夜间蚊虫骚扰;客厅对角线各放一个,形成“香气防护网”;卫生间放一个,既能防蚊又能改善异味。注意避开空调出风口,避免香气被快速吹散;开车出行:挂在副驾驶遮阳板处,避免阳光直射导致药材失效;停车时放在车门储物格,阻断蚊子进入车内的路径;特殊场景:逛公园时挂婴儿车扶手、露营时系帐篷入口、野餐时放餐布四角,针对性降低蚊媒疾病感染风险。
另外,杨康强提醒,对于多汗等惹蚊体质人群,可用金银花15克、薄荷5克等,取适量药材加水煮10-15分钟,待水温适宜后,用其清洗身体,可起到驱蚊的作用。
食疗+理疗双管齐下
在日常生活中,市民抵御疾病的重点是提高自身免疫力。例如,适合的药膳、饮食等。
杨康强表示,夏季湿热易伤脾胃,体质虚弱更易感染病毒。中医调理以“清热、祛湿、健脾”为主,食疗+理疗双管齐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调理:首先,饮食上可以选择薏米、赤小豆、莲子等食材煮粥,有助于清热祛湿。同时,适当增加运动如太极、散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此外,保持室内干燥通风,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也是预防湿热的重要措施。
他还推荐苦瓜绿豆瘦肉汤,苦瓜清热解毒,绿豆利湿,瘦肉补益,适合暑热天气饮用,减少湿热体质(易感人群)。
荷叶茯苓粥:荷叶清暑利湿;茯苓健脾,煮粥食用可调理脾胃,预防湿热郁结。
金银花露:金银花蒸馏成露,清凉解暑,适合户外工作或旅行时饮用。
赤小豆冬瓜汤:利水消肿,适合关节不适者,预防症状加重。
家有老人、孩子:常煮山药粥,摆放夜来香
对于儿童、老人和孕妇这些体质较弱的人群,预防基孔肯雅热尤为重要。比如,小朋友外出玩耍时,佩戴一个由专业中医师调配的中药防蚊香囊,可以有效避免蚊虫叮咬。同时,家里常常煮山药粥来食用,以增强脾胃功能。
对于老年人,除了使用中药香囊外,还可在卧室摆放一些夜来香,因为夜来香不仅花香怡人,还具有一定的驱蚊效果。
孕妇在怀孕期间,应十分注重饮食调理,经常喝莲子百合汤来清心安神。
温馨提醒:
如果出现疑似感染症状需立即就医
如果市民出现相关症状,应该立即就医。前往医院的发热门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史或蚊虫接触史,避免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等退烧药(可能加重出血风险)。配合检查接受血液检测(如登革病毒抗体、核酸检测、基孔肯雅热病毒核酸),确诊后需隔离至退热且症状缓解24小时以上。患者家属需进行环境清理,清除家中积水(花盆托盘、废弃轮胎等),减少蚊虫孳生,家庭成员同步监测体温。密切观察每日记录体温、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疹)及尿量,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意识模糊、呼吸困难等,需紧急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