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情·工作随笔丨荒野中的芦苇花
东莞+ 2023-07-14 09:06:52

重阳已过,一转眼已经在南疆的这个小镇支教近两个月了。这个时候的南粤,夏天似乎还不愿离去,但是在南疆,早晚的空气中已经透着阵阵寒意,天气已经有点冬的意味了。

图木舒克市草湖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41团的所在地,离喀什市区约二十公里,处于南疆腹地,是靠近沙漠和戈壁滩的一个绿洲。41团是兵团三师成立最早的团场,经过六十余年的艰苦奋斗,兵团人一步步把这一片荒无人烟的地方,打造成了全国的特色小镇。我在第三师第一中学草湖校区任教高一维吾尔族学生两个班的英语,学生的英语学习基本上从零开始,教学难度大,我每天的工作忙碌但也很充实。草湖镇不大,能去的地方似乎也不多。下班之后,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和援疆支教的同事在草湖镇和附近的乡村骑骑车,看看乡下的风景,对我来说这是工作之余最好的放松。

一个星期六,因为身体有点不适,上午连上几节课之后,精神有些疲倦。午后约了两个支教同事在草湖附近骑车。沿着公路骑行,一路上见到最多的就是一排排的白杨树。白杨树高大挺拔,生命力强,它的枝叶总是向上伸展,蕴含力求上进的精神,一篇《白杨礼赞》让它声名远播。

边骑边看,边看边想,路边荒野中的一片芦苇忽然闯入我的视野中。大片的芦苇沐浴在夕阳下,白色的花穗透着一种迷人的光,在荒野中高低起伏,绵延不绝,望不到边。透着光芒的芦苇花在风中轻轻摇摆、招展,仿佛在欢歌、在舞动。我从未见过这样一大片壮观的芦苇花!它们在野地里恣意地生长,展示着生命的风华。被盐碱地包围的绿洲,芦苇茂密,夏天生长,秋天开花。在纪录片《喀什传说》中,我了解到芦苇在冬天收割后可以用来编制成芦苇席,带去巴扎上卖。喀什英吉沙县穆孜鲁克村出产的芦苇席在当地很有名气,给村民带来创收。冬天,野地里芦苇枯死败落,一片荒芜,而第二年春天,它们又会成片成片地长出来。芦苇花是不引人注目的,它没有白杨树伟岸的身躯和昂扬的气度,备受瞩目和赞美。路上车来车往,偶有骑车的人路过,也是目不斜视地匆匆而去。这路边时常可见的、不引人注目的芦苇花,在我们眼中却是道美丽的风景!

我们忍不住停下车,用手机拍了起来。路边荒野中生长、寂寂无闻的芦苇花,在这个透着寒意的午后,有人与你邂逅,被你吸引,因你驻足、流连,把你的风姿捕捉、定格。繁花落尽的秋冬季节,在干旱且沙尘侵扰的大漠边缘,芦苇花在旷野中寂寞却又倔强地生长。哪怕最不引人注目的生命,也有着不同寻常的力量,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候呈现出它独有的、梦幻般的美丽。这种生命的美丽,不需要向世界来宣示,它只需等待一双发现的、欣赏的眼睛。

不强求世人的关注,只在生命的原野中努力生长,默然盛放,活出自我的姿态与风采。我愿是那一棵荒野中的芦苇花,顽强地生长,在风中含笑盛开。

回去的路上,骑车越发显得轻快了。

文字:广东援疆支教团教师 林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