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烟火气
最抚凡人心
今日(12月21日)是冬至
正所谓“冬至大过年”
在东莞人眼中
冬至比春节更加重要
过冬至最惬意的事
莫过于亲戚好友围在一起
吃新鲜出炉、热气腾腾的冬团和咸丸
以团圆吃喝的方式来过冬至
边品尝边说笑,美味又温馨

“冬团”寓意“团圆美满”


冬至到,东莞家家必做冬团。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选择多了,有些传统小食已经没有往日那么流行,但在万江严屋社区好姨的家里,冬团仍是过冬至的必备食品,每年都会在冬至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做冬团,给家人朋友带来美味和欢乐。
“吃过冬团,三冬可暖”。冬团是东莞街坊在冬至必吃的一种传统食品,特别是在万江,过冬至吃冬团是一个传统,寓意美好团圆、阖家幸福。

走进好姨家中,好姨正忙着做冬团。好姨说,每年冬至前后都会有不少客人来订做冬团,她一般提前一个月左右便开始做冬团,除了订单外,也有子女送节要用或朋友相托帮忙订做,还有放在她女儿早餐店里售卖的。做冬团全凭好姨一双巧手,一天可以完成至少600个冬团。

“我是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学做手工制品,以前会做各种糕类食品拿去市场卖,现在做冬团为主,偶尔也做艾角。”今年68岁的好姨是土生土长的万江人,做传统手工食品有50多年,其中做冬团已有30年,她的手艺都是从妈妈手里学来的,无论是街坊邻里、亲戚朋友,只要是认识好姨的人,都尝过她做的冬团,大家对她的手艺赞不绝口。

做冬团主要是洗豆、蒸豆、磨豆、炒馅、搓粉、揉面、再把馅料塞进糯米粉团中,用蕉叶垫底,然后蒸熟便可食用。冬团的制作过程看似简单,但每一道工序必须按照传统手工制作方法进行,且需要一定的技巧,尤其是馅料的制作是非常讲究的。

据好姨介绍,她做的冬团有甜和咸两种,甜的馅料是爆米花、花生、糖,咸的馅料是眉豆、沙姜、盐和糖。冬团可做成红、白两色,其中红团的皮由苏木煮水染成,苏木是一种具有活血祛瘀和暖胃等保健作用的木质药材,自带一股特殊芳香,苏木水是一种纯天然无害的染色剂,染出来的冬团颜色鲜艳,令人食欲大增。红色的冬团是老一辈传承下来的,一是象征大红大紫、鸿运当头,二是苏木对人体有很大的好处,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制作冬团前要准备上好的糯米粉,将糯米粉和热水搅拌,若制作的是红色冬团,则需要加入苏木水、食用碱水搅拌。然后用手充分揉搓成团,按扁后沿面皮边捏成薄边面皮,将提前炒好的馅料包裹进粉团中,一手按压馅料,一手慢慢包裹面皮,然后揉搓封口,表面刷花生油,用蕉叶垫底,上锅蒸20分钟左右。

想要制作美味的冬团需要一定的技巧,尤其是在馅料的制作上。如制作红团,得用苏木煮水再将其倒入糯米粉中,粉和水的比例得是经验丰富的人才能准确把握。新鲜出炉的冬团口感很好,表层糯米粉十分松软,里面的馅料甜而不腻,还有蕉叶的淡淡清香。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现在会做冬团的人越来越少,很多家庭都是老一辈在做。现在类似的应节小食,已经慢慢淡出主流,但逢年过节还有不少人都坚持自己动手做各种应节小食。好姨说,她很享受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并希望年轻一代把这些手艺传承下去。

家家户户有独特“咸丸秘方”


吃咸丸对于万江人来说是一种节气氛围的“添加剂”。人们喜欢在喜庆的日子里,煮上一大煲咸丸邀请亲朋好友、隔壁邻居一起分享。
在万江,基本上每位妈妈对做咸丸都有独特见解,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咸丸“秘方”,虽然配料各有不同,但都是为了冬至那份家人团聚的味道。

对于万江大汾的媚姨来说,冬至最富仪式感。万江人过节吃咸丸,一般会吃两碗以上,因此家家户户会做一大锅咸丸。吃咸丸时,亲人亲戚围坐一桌,吃着软糯的咸丸,谈着自己身边的小事,聊到孩子小时候的囧事,便莫名戳中了长辈们的笑点,这大概是冬至围坐吃咸丸的原因。
媚姨介绍,万江传统咸丸都是手工制作的。咸丸类似汤圆,但又不同于汤圆。汤圆通常是包了馅料的,而东莞的咸丸是斋丸,不包馅料,只用糯米粉制作,随意捏成团。


媚姨随即演示了咸丸制作,只见她娴熟地拿出糯米粉,倒入适量清水,进行揉面。她一边翻搅着面团,一边分享着经验:“糯米粉与水的比例,搓丸子的手势、力度、丸子的大小,每一个步骤都影响着咸丸的口感。和面的时候,如果放温水,做出来的咸丸偏紧实;如果放冷水,做出来的咸丸则会更软糯。”
经过一轮搅拌,把糯米粉捏成团,然后把面团搓成大小合适的球状,图省事的主妇则会用刀将结实的面团批量切成小正方体,这样切出来的丸子更小更易入口。

处理完丸子后,媚姨就开始准备汤底,首先将各种配料先炒熟,然后加入清水,待配料熬出鲜味后,再依次放入搓好的咸丸。

因不加馅,汤才是咸丸的灵魂所在。一锅美味的咸丸离不开上好的汤底。咸丸汤底食材非常丰富,一般会放入鸡、鱼胶、冬菇、鱿鱼、虾米、腊肉、青菜、咸菜等,用料精细,味道鲜美。

慢慢地,香味从锅盖的缝隙里飘散出来,弥漫整个厨房,一锅美味的咸丸正式出炉。复杂汤底与清香素净的咸丸相得益彰,一口下去,鲜香滋味十足的底料与软糯滑嫩的丸子在舌尖漾开,是万江人的“心头好”,是万家团圆的味道。

媚姨表示,咸丸是老一辈流传至今的传统美食,万江人除了冬至吃咸丸外,还会在除夕、元宵等传统节日里吃咸丸,寓意丰收富足、家庭和睦。
撰文:何敏怡、徐艳阳
编辑:何敏怡、徐艳阳
摄影:何敏怡、徐艳阳
摄像:徐艳阳、何敏怡
动图制作:徐艳阳
设计:何敏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