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好医护|李敏:带领团队用爱打造“温暖”ICU
东莞+ 2024-07-16 21:16:48

李敏是东莞市中医院的一名护士,副主任护师、重症医学科护士长。19载护理生涯,她曾经在急诊科的岗位上,筑起医院急危患者救护的第一道防线,后进入ICU工作,守住危重症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大众眼中,ICU始终带着一层让人敬畏,甚至害怕的面纱。李敏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打造一个温馨、温暖的ICU,于是在病房升级、改造设计时,她和团队们大胆地选用淡粉色的墙面,带有温馨碎花图案的床单被套,将冷色调的光线改为暖色调,并以百合、厚朴等具有吉祥寓意的中草药来为每一间病房命名……她的团队正在用爱打造温暖ICU病房的路上,她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看到,ICU可以是另一种模样,那感觉仿佛时刻被和煦的阳光拥抱着。

救死扶伤,“我做到了!”是最大的安慰和鼓励

李敏出生在山东沂蒙山区,从小在红色教育的熏陶下成长,内心始终怀揣着向革命先辈们学习的梦想,渴望为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长大后,因家人多年受病魔折磨,让她更加坚定加入“救死扶伤”队伍的决心。

2010年李敏跟随丈夫,自南京到东莞安家。随后入职东莞市中医院,在繁忙的急诊科从事护理工作,锻炼自身意志力,提升专业技能。由于表现优秀,很快加入ICU,担任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一职。

对她来说,这是一个充满挑战,有压力,更有动力,特别能感受到自身价值感的工作,刚好符合她勇于拼,敢于闯的精神。

在参与无数次与时间赛跑,在死神手中抢生命的工作任务后,去年的一个经历给她留下深刻印象。2023年10月,一名女孩被大货车碾于车轮之下,年轻的女孩命悬一线,危在旦夕。车祸的惨烈已远超想象。东莞市中医院创伤中心紧急启动绿色通道,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进入ICU,但仍处于严重的失血性休克状态,生命体征极不稳定。

为了达到最大程度的救治效果,李敏和她的团队日夜守护着病人,带领团队组织多次多学科会诊(MDT),邀请各专科护理专家,制定全面的护理计划,尽全力促进患者健康。看着女孩逐渐恢复的身体状态,李敏终于放心了。她们后续还为女孩制定了精细化的康复计划。

尽管每个动作都可能牵动伤口、疼痛难忍,但她在我们的鼓舞下,从“我不行”“我做不到”,到“我可以的”“我做到了!”李敏和团队陪同女孩一起经历最艰难的每分每秒,经过长达50多天的照护后,女孩终于能够自理时,李敏的忧虑才终于烟消云散。

康复后,女孩和她父亲眼含热泪,一声声对医护团队道出“谢谢”的场景依然浮现眼前,李敏说,正是这一句“我做到了!”不仅鼓舞着患者,同时也鼓舞着自己和团队,大家携手继续拼下去。

喜欢“折腾”!从实践中来,运用到实践中去

李敏笑着告诉记者,自己虽至四十不惑,但骨子里的不服输让她喜欢“折腾”。作为护士长,她深知开拓和创新才能让科室具有长久的战斗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多年来,她不断修订完善各类流程指引,引进新技术十余项。2021年带领团队开展体外膜肺氧合(又称为“魔肺”)技术,截至目前已独立开展数十例,拯救了危重患者的生命,多次组织筹备各类科普活动,均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在日常工作中,她总是带着探索性的思考。例如,在120施救将患者从较高楼层抬上担架,下楼时,就会面临担架呈现一定坡度的问题,常常有固定不够稳定的问题,导致一些肢体受伤的患者下楼梯时颠簸增加痛苦。

“为什么不能给患者穿上一个固定背心呢?通过背心将患者固定到担架上,从而减少病人痛苦。”李敏为这个背心命名为“一种带有固定背心的楼梯担架”,目前该发明创新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她的一个小小的巧思,却给患者带来大大的福音。

这些源自工作实践,又用于实践的小发明、小创造不断在李敏的思考、探索下,被创造和用起来。比如为科室制作的“气管插管车”“中心静脉置管车”“置换液配置台”“液体摆放架”“多功能收纳台”等,既为医护人员工作提供了便利,又为抢救患者节约了时间,受到科室医生团队的一致好评。

她和团队的品管圈项目还多次在省市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打造温暖的团队,有温度的ICU

李敏常说,看到团队的成长,团队的每个人能开心、投入地工作、生活,是她最欣慰的事情。ICU的工作强度大,压力更大,她本着打造“患者舒心,医生安心,护士开心”的重症之家的思路,常常带领这支年轻团队参与团建活动,加强日常交流,大家一起做做游戏,吃吃饭,笑着,闹着,不开心的事情,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烦恼,就这么烟消云散了。

她把科室和团队比作是自己的“家”和“家人”。她坦言:她最开心的事,就是与小伙伴们畅谈,谈工作的琐事,谈美好的理想,谈未来的展望。科室大部分都是年轻护士,他们有激情、有活力,但其中不乏被父母捧在手心的独生子女,他们既骄傲,又敏感,常常因工作的压力而焦虑,通过谈心,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梳理自己的职业规划。每当看着小伙伴们一点小小的进步,看到经过团队的努力,病人一点一点好起来,收获病人和家属的肯定,她都由衷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目前,这支41人的护理团队,已有15名专科护士,10余人熟练掌握了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这意味着团队的每个小组都能在任何时间,正确、及时、科学地运用先进技术,抢救危重患者生命。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市中医院ICU已经被打造为东莞首家“智慧重症病房”,李敏和团队还将为打造有温度的ICU继续努力。

初心不与年俱老,奋斗永似少年时!李敏说,自己将用矢志不渝的澎湃激情,继续为建设“健康东莞”挥洒热血和年华。

文字:记者 冯静 图片:曹雪琴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