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非遗在校园传习基地巡礼②:沙田镇中心小学、大朗镇巷头小学
东莞+ 2024-07-06 13:22:47

沙田镇中心小学

“童”唱咸水歌,乐韵满校园

沙田咸水歌,起源于渔民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承载着岭南水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有感于沙田咸水歌传承的困境,如传承人老龄化现象严重、与现代生活脱节等,沙田镇中心小学勇担使命,自2007年起便开始了咸水歌的校园传承之路。

学校通过环境浸润、课程建设、多元展示等一系列措施,立体传承沙田咸水歌:打造咸水歌音乐教室、咸水歌主题展馆、咸水歌小舞台等,将咸水歌文化融入学生日常生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咸水歌的魅力;编写了《咸水谣》校本课程,对音乐教师队伍进行专业培训,开展《小学音乐课堂引入沙田咸水歌文化资源的实践与研究》,全力推进咸水歌进课堂,同时还编写了《咸水歌》教学案例集,制作了一系列教学音频、视频,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探索出一套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体系,包括讲座课、欣赏课、学习课、传播课、训练课、创编课、展演课;为孩子们提供和创造形式多样,涵盖省、市、镇的展示机会,拓宽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增强学生学习咸水歌的兴趣和信心。

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沙田镇中心小学不仅让咸水歌在校园中焕发新生,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自信,让他们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生力量。

大朗镇巷头小学

狮之所舞,木偶传奇

醒狮和木偶戏是大朗巷头社区深受群众喜爱的传统文化。立足地方优势资源,大朗镇巷头小学通过醒狮和木偶戏传习,提高学生的非遗保护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传统,启迪未来。巷头小学通过开设校本课程,组织实践活动,邀请木偶戏传承人陈绍初、李华忠、陈伟明与醒狮传承人郭荣谦进校园等多种方式,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让学校师生近距离接触和了解醒狮、木偶戏,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两项非遗的创作和表演,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传承传统艺术。从以社团活动为主开展,到突出跨学科、项目式学习,通过多元融合、创新传承的方式,让醒狮、木偶戏在学校深扎根。

展望未来,大朗镇巷头小学将继续秉承“弘扬传统、启迪未来”的传习宗旨,不断探索和创新传承方式,让巷头木偶戏与醒狮在大朗这片热土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文字:赵水平 图片:东莞市文化馆 编辑:王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