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郑伟华
“好可爱!小甲甲你好啊!”“看见它好开心,要好好保护它!”近日,在东莞樟木头林场发现野生中华穿山甲幼崽,引来广大市民网友纷纷围观,直呼可爱。这是时隔三年,东莞在同一个地方再次发现穿山甲。
2021年,东莞在樟木头林场发现3只野生中华穿山甲,这也是东莞近20年来首次在野外发现中华穿山甲并成功监测到繁殖种群分布情况。
三年后,东莞再次“遇见”野生中华穿山甲幼崽,意味着穿山甲族群已“入籍”东莞,并开始繁衍生息。基于2021年和今年救护以及红外相机拍摄到的穿山甲信息,目前樟木头林场至少生活着4只穿山甲。可以说,东莞三年之中两度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穿山甲,有力印证了东莞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
近年来,东莞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环保故事精彩纷呈。一方面,东莞积极开展生态环保教育宣传,引导市民群众自觉爱护自然,构建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大格局。这次东莞再次发现野生中华穿山甲,市民纷纷留言要对它做好保护,并亲切称呼它为“小甲甲”,甚至还有市民担心新闻暴露穿山甲真实位置从而引来不法之徒的盗猎……大家对穿山甲发自内心的喜爱以及对盗猎的担忧,无不说明爱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期待。我市有关部门更应该因势利导、回应关切,以“亮剑精神”守护“绿水青山”,为更多珍稀物种来莞“安家落户”提供更为安全良好的栖息环境。
另一方面,东莞扎实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走深走实,实现城市“水质”“气质”不断跃升,让闻名世界的制造业大市也能充满“诗与远方”,东莞城区本身同样也吸引不少“神奇动植物”来此“安居”。例如位处东莞城区的万江龙湾岛,目前共发现白鹭、夜鹭、池鹭等鸟类33种,有红颈负泥虫、黄守瓜、蚁蜂等昆虫45种,记录到水翁、乌桕、毛蕨、假苹婆、银合欢等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共154种。百灵齐聚、和谐共生的龙湾岛,正成为东莞城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有力见证。
总之,生态环保工作永远是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东莞常态化推进生态环保工作,才能让各类物种从“惊鸿一瞥”变为“常来常往”,从“偶然拜访”变为“入籍落户”。如此,我们终能在莞邑大地绘就一幅幅“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