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此前,横沥着力构建“1312”典型引领工作体系,即打造一个“创先”典型镇、3个典型村,抓好12大行动,从产业、规划、绿美、村容村貌等出发,全力重塑发展优势、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为更好宣传横沥推动“百千万工程”实施的生动故事,现推出《百千万看这“沥”》系列报道,以走进村(社区)一线深入调研、对话党组织书记的形式,挖掘“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过程中的新思路、新举措、新作为,一窥横沥在推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本期走进田坑村,以飨读者!
家门口的社区公园“颜值”大增,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好项目、好企业相继落户,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爱心粥屋”六年如一日,为特殊群体送上无微不至关怀……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田坑村以深化美丽圩镇建设为方向,以发展特色产业为主要途径,全面壮大村集体经济,努力构建经济强、环境美、社会稳、民生优、融合度高的和美乡村发展新格局。
村容环境蜕变,村民幸福满满
初夏的早晨,田坑社区公园内坐满了男女老少,或惬意地闲坐着,或沿着池塘边小道散步。居民黄先生喜欢晨跑,每次跑完都来到池塘边的凉亭下休息,迎向朝霞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而谁能想到,田坑公园几年前还是不起眼的一片地,池塘边杂草丛生,环境较差,很少有人会到这边散步锻炼。
为了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田坑村村干部联动驻村团队、村民小组长、老党员等,经过多次考察与商讨,决定投入约450万元对田坑村围面前公园进行改造,重新铺设鱼塘周边道路,建设休闲小道、亲水平台,增设栏杆,增加文体设施,如今变成了风景宜人的田坑公园。
“自从围面前升级改造以后,水更清澈、空气更好了。”住在附近居民李女士说,公园里还增设了休闲娱乐设施,闲暇时会带着孩子过来玩耍,享受亲子时光。
据介绍,为提高闲置地资源利用率,创造更绿更美的村居环境,田坑村专门组织力量,对村内边角地、闲置地进行合理规划,通过在荒地上增植花草树木,修整闲置花槽,对街头小景进行升级改造等举措,推进建设美丽“四小园”,助力人居环境全面提升。

项目加速落地,经济实力提升
环境的不断提升,迎来的是产业的“加速跑”。为提升集体经济效益、营造良好商业氛围,田坑村充分利用汇英国际模具城、兴利模具商贸城的区位优势,联动周边近千家涉及模具配件加工和销售企业,整合周边零散模具作坊,逐步形成了涵盖品牌配件销售、产品测试和加工、个性化零部件和机床定制等全链条的产业集聚,有力擦亮“横沥模具看田坑”产业特色。
同时,通过推动村组土地资源统筹整合、高效利用,成功吸引了领益智造科技(东莞)有限公司、广东凯达兴塑胶模具有限公司等多家高新企业落户,总投资2亿元的广东酷弦电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项目已投产。
以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田坑村加快推动横发集团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一期、二期项目建设,东莞市旭扬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城市更新项目早日落地,大力引进高科技、高质量的优质企业,进一步提升集体经济的创收功能,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产业发展得好,群众才能享受发展带来的红利。”田坑村党委书记黄炳炜表示,田坑村将大力拓展产业空间,积极联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盘活并统筹自有土地资源,强化产业用地资源保障,促进用地升级改造。
紧抓以模具产业驱动夯实发展底盘,2023年田坑村村级总收入2100.6万元,同比增加 9.5%,纯收入1726万元,同比增加11.4%。
多元力量参与,和谐善治显效
暖意融融,爱心涌动。清晨六时许,在田坑村一巷子里,志愿者们提着打包好的粥品,分组走访探望弱势人群,将一碗碗热腾腾的爱心粥送到老年人和困难残疾人手中,为他们送温暖。据悉,田坑村自2018年开始至今,多年来一直在坚持的“爱心粥屋”项目。
近年来,田坑村以“爱心粥屋”为抓手,以点带面、以爱传爱,构筑“爱心田坑”品牌。同时,不断发动多元力量共同参与,于细微处入手、在服务上用心,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理念,持续给予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关心与真心,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善治美好田坑。

为了更好服务困难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时至今日,田坑村依然每月开展两次“爱心粥屋”行动,向村内约70名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或者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免费派送早餐,近6年来累计服务超过10700人次。
围绕“爱心粥屋”行动,田坑村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要阵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东莞工会爱心驿站为补充,以点带面、以爱传爱,营造浓厚的关心关爱弱势群体文明乡风,助力共建美好和谐田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