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名鼎鼎的山药是食药同源的一种好食材,大家都知道山药养人,是养胃健脾的好手。其实它原来并不叫“山药”,其本名应该叫作“薯蓣”,后面遇到了唐代宗李豫,为了避讳改名为“薯药”,后面又有北宋宋英宗赵曙,便改名为“山药”,由此“山药”这个名字便流传至今。

能几次避讳更名,是因为山药在我国的食用历史已有3000年,是土生土长的本土食材。初始时大家只是用它来填饱肚子的食物,后来经过不断地发现才知山药的养人好处,一些典籍中更将其奉为“上品食物”,主要有补肺、健脾、固肾、益精的作用。

同为粗粮,多吃山药比红薯更营养。山药的钙和磷很丰富,尤其是磷比红薯多一倍,两种营养元素都是维护骨骼和牙齿健康的好东西,加上其洁白细腻的口感,淡淡的香气,怪不得古人要说它是香似花,甜如蜜,味胜羊羹,为补虚佳品,更胜神仙之食无数。

山药吃法众多,最直接的就是蒸煮后食用,香糯有味,也可以拿来煲汤入菜,这次带来一道清爽不腻的小炒,搭配多种食材一块炒,营养丰富滋味多重,更是一道下饭好菜。
食材:
山药1根,胡萝卜半根,火腿肠1根,青豌豆粒半碗,鸡精,食盐,干淀粉,生抽,食用油。
做法:
1.准备铁棍山药一根,洗干净后戴好一次性手套削去外皮,而后切成拇指头大小的丁备用,比较粗的地方可以多切几刀,尽量保证大小均匀即可。
2.再来准备胡萝卜半个,去皮后也切丁,火腿肠也切丁,大小最好和山药丁差不多,火腿丁也可以更换为猪肉丁、腊肉丁、鸡肉丁,还有小半碗的青豆粒待用。没有青豌豆粒的可以用青椒丁代替。
3.准备一个碗汁,空碗中加入小半碗的清水,加入鸡精适量,干淀粉一汤匙,食盐适量,少许的生抽充分地搅拌均匀。注意此处不要加太多的生抽或者蚝油,免得影响菜肴色泽。
4.锅里烧开水,将山药,胡萝卜和青豌豆下锅煮个三五分钟,完全煮熟后捞出来控干水分待用。
5.锅里烧油,油热后加入一把葱花爆出香味,接着倒入山药、胡萝卜、火腿粒和豌豆粒开大火翻炒均匀,炒出部分水分。
6.待发现豌豆粒表皮起皱的时候淋入备好的碗汁,开大火翻炒均匀就可以出锅了。
简单又快速的一道山药美食就做好了,这道菜用到的调味也很少,色彩丰富,比较适合小朋友吃,挖一勺配米饭扒着吃,别提多开胃了,值得试一试。
小贴士:
1.山药的黏液沾染到皮肤后会很痒,所以建议处理山药的时候戴好手套。
2.山药、胡萝卜和豌豆粒炒之前一定要煮一煮,防止炒的时间不够而没熟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