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港联运 直达全球|东莞空港中心运行一周年,央视《新闻联播》又关注啦
东莞+ 2024-04-16 16:46:13

4月15日,“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以下简称“空港中心”)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报道称,运行一年的空港中心成效显著,进出口货值突破38亿元,总货运量达4383.9吨,已有359家企业通过空港中心开展进出口业务,进出口商品种类扩展到447种。

东莞市约8成空运货物通过香港机场中转,而作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机场,货运总量的40%来自东莞,二者互相高度依赖,却缺少高效直达的跨境物流通道,为此,黄埔海关创新监管模式,在南沙之东、前海之北、伶仃洋畔,支持东莞市开辟了一条东莞的空中丝绸之路—“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

空港中心内突破性设立了跨关境的香港机场货站,把香港机场安检、打板、收货等核心功能延伸到东莞,海关契合物流特点,实施“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货物放行后通过专用船舶,直达香港机场的空侧码头,直接装上飞机,飞往全球。从此,东莞企业在“家门口”就有了国际机场的“候机楼”,与传统的陆运模式相比,可为企业节省30%的物流时间和通关成本。

时间、成本双双下降得益于机制创新。空港中心横跨内地与香港两大关贸区,是全球首个直达机场空侧的跨境海空联运项目。香港立法会、民航处多次修订相关法例和条例,突破实现“内地收货”模式和“跨境安检前置”,粤港两地海关实现监管互认,航空货物可以在空港中心“一站式”通关,相关做法获评首批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

2023年4月18日,“空港中心”正式运行,运行7个月进出口货值便突破10亿元。中心内已进驻香港机杨3大货站、24家航空公司、101家货代企业,已连通覆盖全球48个国家、97家国际机场。目前已签约启动二期航空物流园建设,未来年货运处理能力将达到100万吨,相当于深圳机场2022年货运量的三分之二。就在2023年10月,支持空港中心发展被列入海关总署与广东省政府签订的合作备忘录。

“空港中心”的运行,标志着莞港合作已从“前店后厂”、产业转移阔步迈入“前研后产”、双向赋能。不仅填补了东莞市作为我国11座特大城市中唯一没有机场的空白,也在航空物流、海关监管等诸多领域实现了两地规则的衔接和创新,是粤港深度合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作为一条新兴、高效的跨境物流通道,空港中心项目有效集合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优势、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物流优势,切实促进大湾区融合发展。

空港中心项目得到各界的充分肯定。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率团访问东莞,首站便到达空港中心,激动地表示这个项目将进一步发挥香港的空运中转枢纽功能,并将其列入第二份《施政报告》。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4月运行以来,中宣部央地媒体团到空港中心实地采访、《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中央电视台等境内外主流媒体宣传报道7轮次、600余篇次。

文字:首席记者 曹丽娟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