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他们致敬!伍景勋等5人荣获佛山市道德模范称号
佛山 2024-03-08 10:45:03

在2024年佛山市道德模范暨2023年第四季度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中,禅城区支持教育志愿者协会理事长伍景勋,南海区里水镇邓岗社区居民邓锐涛,佛山市三水李保安龙舟厂创始人李保安,高明区明城镇新岗村步洲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莫敏基,顺德区龙江苏溪小学校长夏荣群获2024年佛山市道德模范称号。

邓锐涛(左一)等荣获2024年佛山市道德模范称号。

伍景勋

放弃高薪工作

坚守偏远山区支教近廿载

因目睹四川、西藏等边远乡村落后的教育状况,2006年伍景勋辞掉高薪工作只身到山区支教,并自掏腰包创立佛山“好友营支教”团队,招募更多志愿教师走进大山,为孩子们点燃知识的火种。

凭着对教育的热爱,对扭转山区教育现状的执着,伍景勋曾花费三天时间,走了56里泥泞的山路,挨个到辍学学生家中劝导,成功把支教班学生从41个增加到76个;自费聘请全职员工,发动志愿者共同做好支教论坛管理维护、线下宣传筹款、学校走访等工作,解决支教教师的后顾之忧;还设置教学技能、山区生活、民族情况等培训课程,为支教志愿者提供专业系统的教育培训和考核,不断壮大支教志愿者队伍。

目前,佛山“好友营支教”团队已累计组织支教志愿者1398人次,累计支教116万小时,筹集社会资金近2000万元,服务四川、湖南、青海、甘肃、陕西、江西、贵州多省56所学校,受益学生达5.6万人次。一心为支教事业奉献,把青春洒在大山的伍景勋,也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志愿者”“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

邓锐涛

挺身而出

制服施暴男子勇救陌生母女

一声尖叫打破午后的宁静,在南海里水邓岗村街道,一名怀抱婴儿的母亲和骑车少女突然被黑衣男子袭击,吓得拔腿就跑。碍于母亲怀中的婴儿,和母女俩逃跑时紧张、害怕的心情,她们重重摔倒在地,很快就被黑衣男子追上再次发起袭击。

当时正在不远处的邓锐涛见势迅速冲上前,用尽全力拉开黑衣男子与那对母女之间的距离。期间黑衣男子不断挣扎、胡乱挥打,丝毫没有停止带有攻击性的动作,但韶关学院体育学院武术专业的邓锐涛,以矫健的身手很快就把黑衣男子制服在地,直到民警到场才松手。

对于能够阻止悲剧发生,邓锐涛感到很高兴,“作为一名党员,哪怕黑衣男子真的拿起武器,遇到这种情况也一定会挺身而出”。2023年3月27日,邓锐涛获得由中央政法委颁布第一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

李保安

六十四载诚信造龙舟

守护城市文化之根

凡是在佛山有龙舟竞赛的地方,就有李保安造。在李保安龙舟厂里有一面墙上挂满了锦旗,这是李保安造龙舟实力的最佳证明。

李保安,佛山市三水李保安龙舟厂创始人,佛山市级非遗项目三水龙舟制作(洲边)传承人。多年来,他严格把关龙舟制作的每一个环节,诚信经营,为客户量身打造龙舟。比如制作大型龙舟,对树木长度、直径和笔直程度的要求极高,为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李保安每隔一两年就会和两个儿子开车到广西,亲自挑选适合龙舟制作的木材。

除了选材,龙舟制作还包括开料、装龙脊、钉座板、扎龙筋等十多个步骤,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做龙脊。不同于其他龙舟制作厂,李保安家采用传统榫卯结构来拼接更薄的龙脊板材。此种方法虽然难度更大、更耗时,但保证了龙脊更薄、船身更轻,在龙舟竞赛中更具竞争优势。

由于制作工艺精细,李保安一家制作龙舟的周期相对较长。李保安坦言,“家庭作坊式的龙舟厂产量远不及那些批量制造的大厂,但我们不贪心,只求将每一艘船都做到极致,无愧于人、无愧于心。”

莫敏基

倾情调解化矛盾

带领村民齐致富

莫敏基,佛山市人大代表,高明区明城镇新岗村步洲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也是步洲村村民口中亲切的“基哥”。他的手机号码在村中公开且24小时开机,方便村民沟通之余,也能及时发现和化解矛盾。

比如此前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时,出现部分村民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莫敏基得知后积极展开调解工作,通过耐心说服疏导,村民逐渐认同配合,该经济社实现了由最初考核35分到1个月后全村考核80.5高分的飞跃,从人居环境整治落后村,转眼就蜕变成先进村。

村容村貌变靓了,村民们的口袋也要跟着鼓起来。莫敏基带领村党支部确立“党建+农旅”的发展思路,以经济社招商形式,引进总投资约1200万元的农业生态园项目,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0多万元,带动60多名村民就业增收。

莫敏基还牵头成立劳模和工匠人才工作室,组织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助理、专职调解员、村社党员干部、党员志愿服务者等,为村民群众宣传普及民法典、农村股份制改革等法律知识,以及农村宅基地、外嫁女等村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以法治村”带动农村乡风向善向好。

夏荣群

悉心照料患病父母

关爱社区孤寡老人

“百善孝为先”,顺德区龙江苏溪小学校长夏荣群一直身体力行这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2005年,夏荣群的父亲突发中风瘫痪在床,夏荣群把父亲从老家揭阳接到身边照顾,每天为他喂饭、洗澡擦身、倒尿盆,经过十年如一日的精心照料,现在老人家的精神状况良好,活泼开朗。2010年,夏荣群母亲也突发中风,夏荣群家中医院两头跑丝毫没有怨言,母亲出院后,夏荣群也把母亲接到家中安住,至今依然每天为双亲艾灸、推拿、按摩,是朋友、邻居、同事口中难得的大孝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夏荣群把对双亲的关爱体恤延续到社区的其他孤寡老人。夏荣群曾在多所学校做过校长,每到一所学校,他都主动联系居委会工作人员,详细询问当地孤寡老人的生活情况和联系方式,并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和志愿者们上门为孤寡老人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夏荣群作为顺德区百姓宣讲员,还经常到社区开展孝老爱亲的宣讲活动,成立好人新风尚工作室,为和谐社会贡献朴实真挚的力量。

文字:记者 陈宁静 图片:记者 王澍、符诗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