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不放松,誓夺新春开好局!2月18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深圳举行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拉开了全省龙年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序曲。本次大会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促进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全面提升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聚焦“加强粤港澳人才协作,强化产业科技人才支撑”。作为本次大会的参会单位、区域经济应用型高水平人才培养单位之一的代表,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东职院”)党委书记司琪在会后表示:会议十分鼓舞人心,为全省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汇聚了澎湃动力,也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信心,指明了方向。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司琪
东莞日报:参加完这场会议后,您有什么感想?2024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加强粤港澳人才协作,强化产业科技人才支撑”,作为参会代表,您如何理解其内涵?
司琪:这次会议,是继广东2023年“新春第一会”之后,第二次高规格召开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再次向社会表明了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也给我们在新的一年持续在高质量发展的跑道上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这次会议聚焦“加强粤港澳人才协作、强化产业科技人才支撑”,寓意非常深刻,内涵十分丰富。在我看来:其目标在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部署,以及总书记关于广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省各方面资源向新质生产力聚焦,动员全省党员干部坚定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其重点在于加强粤港澳协作,抓住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这个机遇,发挥湾区优势、用好政策红利、深化三地合作,进一步做好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推进人口红利转化为创新红利、发展红利。其关键在于深化产科教联动,更加突出教育、科技、人才的内在联系,注重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需求出发去培养各类人才,不断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底座。
▲图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
东莞日报:在过去一年,东职院在服务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以及学校“双高”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亮点以及成效?
司琪:过去一年,学校紧紧围绕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抓紧抓实“基础工程”“头等大事”和“主攻方向”,为东莞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学校2023年科研与社会服务竞争力排全国第59名、全省第6名。
一是把培养技能人才作为“基础工程”,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屡创佳绩,“挑战杯”总成绩全省第二,“互联网+”获奖总数全省第三;2023届毕业生去向落实98.11%。二是把服务头号工程作为“头等大事”,成立市乡村振兴学院,发动1200多名师生奔赴村镇助农兴农。三是把应用科研服务作为“主攻方向”,主动融入松山湖科学城,深化与华中科大工研院等科研机构的研创攻坚,得到教育部肯定。新增4个市级科创服务平台,助力东莞企业转型升级。学校获得的国家级科研项目排全国职业院校第17位。
同时,学校经过5年“双高”建设,取得了包括教学改革、技能竞赛、师资建设、对外合作等多个方面的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其中国家级成果70多项,辐射带动7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在省厅中期评估中均取得良好成绩。
▲图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航拍图
东莞日报:2024年,学校将如何打通学校、科研机构、产业链,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
司琪:一是在融合机制建设上,加快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二是在湾区教育协作上,加强与港澳教育机构的合作。三是在服务头号工程上,精准对接东莞重点镇村的发展需求,加强人才供给和科研服务。四是在对接产业发展上,以二级学院为试点,推出专业群服务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五是在技能人才培养上,把产教融合落实到科创应用型人才培养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