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东莞累计发动约7000家次企业,参加超220场“粤贸全球”“粤贸全国”境内外展会 记者 曹雪琴 摄
近年来,国家、省高度重视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工作,先后印发促进内外贸一体化系列政策文件。1月,全国内外贸一体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东莞是外贸大市,作为“一号文”配套政策之一,《关于支持内外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内外贸一体化10条”)也同样受到关注。
东莞市商务局局长张健良在解读文件时表示,10条政策措施聚焦当前企业开拓内外贸市场的重点需求,在原有的促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暂行办法基础上,对政策措施做了进一步优化提升。主要包括推进企业内外贸一体化经营、支持企业境内外参展抓订单、鼓励市内招展办展、加快“走出去”开拓新兴市场等10条政策措施,其中有3条共7项内容为创新政策。
关键词 开拓市场
支持企业境内外参展抓订单
展会是企业抓订单、拓市场、树品牌的有效途径。2023年,东莞累计发动约7000家次企业,参加超220场“粤贸全球”“粤贸全国”境内外展会。对于2024年的境外参展扶持政策,“内外贸一体化10条”侧重支持企业通过品牌展位开拓境外市场和鼓励商协会抱团参加境外展会,共同推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张健良表示,在原有的境内外参展补贴基础上,东莞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例如在支持境外参展方面,对以特装展位方式参加“粤贸全球”线下展的企业给予补贴。鼓励商协会抱团参加境外展会,对由商协会统一承担的展品往返物流费用给予补贴。
市商务局相关科室给记者举例,如某企业派员赴中东参加“粤贸全球”相关境外展会,设立特装展位36平方米,特装费用15万元。按特装费用的50%予以支持,由于150000*50%=75000元,高于每平方米封顶1500元的1500*36=54000元,所以该企业可按要求申报扶持资金为54000元。
支持境内参展方面,支持行业商协会在粤贸全国展会上举办新品发布会。支持设立“东莞制造”展销平台。上述科室举例表示,比如东莞某协会经市商务局批复同意,在《粤贸全国东莞活动目录》内的展会上举办新品发布会,场地费6万元,现场搭建费用10万元。按照政策,此场发布会场地租金+场地布置费用16万元,高于支持上限,最终支持金额为15万元。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引导东莞制造应用电商发展数字贸易
2023年,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为907.2亿元,同比增长10.8%,为稳定全市外贸基本盘发挥有力支撑作用,“内外贸一体化10条”将坚持以东莞制造为核心,积极引导东莞制造应用跨境电商实现转型升级。
比如,跨境电商方面,支持制造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提升应用数字贸易综合能力,拓展海内外市场,每家企业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
又如,电商直播方面,鼓励企业运用直播电商拓宽电销渠道,大力引培MCN机构,帮助本土品牌实现线上内容营销和品牌推广。鼓励企业自建电商直播基地,力争2024年培育2-3个有运营、有规模、有数据的直播基地,全年各镇街(园区)企业、园区、协会举办超千场电商直播带货活动,推动线上成交额超10亿元。
关键词 跨境物流通道
增强内外贸订单交付通道保障能力
2023年,在省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大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和香港机管局、黄埔海关共同努力下,空港中心项目正式封关运作,创新推动实现全国首创跨关境安检前置、全球首个直达空侧的海空联运模式,全年实现进出口货值约15.33亿元。“内外贸一体化10条”将继续聚焦海陆空跨境物流通道,全力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一方面,支持打通空港中心进口模式,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推动空港中心以跨关境海空联运模式拓展跨境电商业务,加大加密包机航线,推动设立冰鲜水产品监管场所。另一方面,整合全市相关资源,支持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发挥中欧班列运营平台作用,立足喂给站实际,揽货增量,通过“干支结合,集零为整”,打造高效集疏运体系。
此外,东莞还将鼓励东莞港开通国际、省际班轮航线,创新拓展大宗货物定制化进出口专线。支持东莞港口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东莞港湾区快线航线布局。
关键词 转型升级
推动加工贸易持续高质量发展
近期,商务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意见》,这是一份对加工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性意义的政策文件。东莞作为全国两座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之一,文件中多次提及东莞,充分体现国家对东莞试点成效的认可。
目前,全市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的企业共有3181家,累计有2400多家加工贸易企业建立起自主品牌,拥有注册商标1.97万件;约三成加工贸易企业设立了研发机构,915家企业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获得专利授权量近6万件。
为进一步推动加工贸易持续高质量发展,“内外贸一体化10条”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第一,贯彻落实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出台的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12条政策措施、海关总署出台的推动加工贸易持续高质量发展16条改革措施,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对全市保税维修业务拓展的支持,助力东莞加工贸易提质增效,形成竞争新优势。第二,增强加博会、台博会促进双循环平台功能,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对接交流平台。第三,鼓励外贸企业开展绿色贸易,支持相关专业机构为企业提供绿电绿证服务,提高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
张健良表示,东莞还将在加快“走出去”开拓新兴市场、推动二手车内外贸提质增效、提升内外贸全流程服务、加强外资企业服务力度等方面努力,力争全市内外贸规模质量持续提升,一体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政策概述
“内外贸一体化10条”
出台背景和政策内容
东莞作为全国外贸大市,2023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28万亿元,位居全国第5、全省第2。2023年1-11月外资企业内销5375.2亿元,同比增长2.3%,占内外销的41%。目前,全市共有189家企业列入省级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企业。为进一步帮助东莞企业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应对市场风险、拓展发展空间,结合东莞实际,东莞市商务局在2024年市政府一号文配套政策中出台了“内外贸一体化10条”。
在“内外贸一体化10条”的起草过程中,市商务局深入开展研究。重点走访30多家重点企业和商协会,广泛吸收了苏州、宁波、深圳、佛山等先进城市政策措施,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商务部、海关总署、省商务厅等最新文件精神和工作部署,以及当前企业开拓内外贸市场的重点需求,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最终,“内外贸一体化10条”形成了包括推进企业内外贸一体化经营、支持企业境内外参展抓订单、鼓励市内招展办展、加快“走出去”开拓新兴市场、引导东莞制造应用电商发展数字贸易、推动加工贸易持续高质量发展、推动二手车内外贸提质增效、增强内外贸订单交付通道保障能力、提升内外贸全流程服务、加强外资企业服务力度共10条政策措施,其中3条共7项为创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