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非遗项目“刘氏毫火针疗法”和传统医学项目“钟氏正骨”的传承梯队建设传来喜讯!1月29日下午,“刘氏毫火针疗法”“钟氏正骨”收徒仪式在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传习区举行。杜统坤等6名医生纳入“刘氏毫火针疗法”市级传承人刘恩明门下作为“入室弟子”,何月嫦等9位弟子被纳为“入门弟子”;万世豪等5名医生纳入“钟氏正骨”钟国强门下作为“入室弟子”。

作为年轻一代中医人的引路人,刘恩明教授、钟国强师傅为推动非遗项目、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培养了众多优秀传承人,东莞市文化馆副馆长何超群对此给予了高度赞扬,并表示希望各位入室弟子、入门弟子能够秉承“医者仁心”的理念,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将师傅们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薪火相传,助力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何超群强调,东莞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将加强与虎门镇文化服务中心、项目保护单位虎门中医院的沟通协调,进一步完善传承人培养机制,推动传承人队伍健康发展,更好地推动非遗项目、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虎门镇卫生健康局副局长邓炳坚充分肯定了虎门中医院一直以来的付出和努力,希望虎门中医院继续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在传承创新中求突破,强化队伍建设促发展,进一步充实刘氏毫火针疗法、钟氏正骨传承传播队伍,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传承刘氏毫火针疗法,培育非遗后备力量
虎门中医院在2017年成立东莞首个“毫火针研究室”。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毫火针疗法培训推广中心”项目,作为东莞唯一的项目,被列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论坛签约项目。2019年,刘氏毫火针疗法入选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020年,刘氏毫火针疗法非遗工作站入选市级非遗工作站,工作站站点设在虎门中医院。2022年,刘氏毫火针疗法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成功实现东莞传统医药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零的突破。2023年,由刘恩明教授主编的《毫火针技术操作规范》,经世界中联中医外治操作安全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审议通过。这是刘氏毫火针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扩大了刘氏毫火针疗法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

传承钟氏正骨技艺,延续百年传统手法
虎门中医院骨伤科的钟氏正骨疗法,以医治运动性四肢骨折、关节脱位等著称,传承至今已有110多年。钟氏正骨疗法的“钟氏正骨技艺”和“钟氏敷贴膏药”历经多年传承与发展,已形成虎门中医院骨伤科的专用临床医治理论。钟氏正骨技艺成为虎门中医院骨伤科医治骨伤患者的主要正骨手法技艺,钟氏后人献出钟氏敷贴膏药的祖传秘方,由该院统一配制,是医院纳入常规性骨伤科的主要用药。钟氏正骨疗法第三代传承人钟国强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专业,从事骨伤科40多年,在继承钟氏正骨的基础上,不断努力学习研究中医骨伤病的治疗。钟国强经常到学校、体校举办钟氏正骨培训班,传授骨伤、肌腱、韧带等运动损伤的经验和疗法,虎门镇元老足球队称其为“神手钟国强,一摸骨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