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3东莞教育·科教兴 | 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点亮莞邑学子的科学梦
东莞+ 2024-01-20 12:26:03

编者按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2023年1月,东莞被立项为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拉开了全面加快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序幕。

回望过去一年,东莞深入推进公办教育资源扩容,持续提升办学质量;大力开展中小学科学教育,服务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锻造“莞邑良师”队伍;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各项工作稳步前行,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民生答卷”。

站在新起点、把握新机遇、发挥新优势,东莞日报推出2023年教育年终盘点系列报道,全面展现东莞迈向教育高质量发展征程上的重大成果。

编程教室、化学探究室、机甲大师教室、科学教室、3D打印教室、生物实验室……提起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南城商务区北部学校的刘同学不由自主地说,“好想天天都能泡在实验室!”

得益于东莞的全力推动,全市公办中小学科学类探究实验室实现了全覆盖,莞邑学子“泡实验室”不再是梦想。创新资源优渥的“双万”东莞,成为了东莞科学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不竭源泉。

2023年,东莞市大力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而东莞中小学科学教育案例《广东东莞以时间为轴,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科学教育》更是于近日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优秀案例,我市也成为广东省内唯一获此成果的地市。

相信,东莞各大校园里有肥沃的科学教育土壤培育,科学的种子必将在莞邑学子的心中生根、萌发,长成参天大树。

这一年,东莞实施科普教育“点亮”行动,率先推出东莞中小学科学教育二十条

把科技创新的种子种到中小学生心中,东莞教育步履不停。2023年3月,东莞率先推出东莞市中小学科学教育二十条,实施科学教育“点亮”行动,制定了《东莞市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方案》,通过深入实施科学教育“点亮”行动、构建学校科学教育体系、深化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工程、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行动、加强科学教育品牌建设五大任务共20条举措,从制度的顶层设计到实践的组织实施上都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用扎实的举措全力推进全市中小学科学教育。

实施以来,全市33个镇街(园区)均举行了科学教育“点亮”行动活动,擘画了一幅新时代科技创新教育蓬勃发展的蓝图。

行动开启后,指导480所中小学学校聘请科普副校长,并举办“科学家进校园”开展科学报告146场,超百万学生参与各类科普活动,举办主题科学探秘活动,组织开展了“每月一主题科学探秘活动”。

实验室是科学实践、科普体验的重要场所,是科学教育的主阵地。

2023年,东莞市把“推进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科学类课程探究实验室(或实验空间)全覆盖”列入当年的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同时,2023年东莞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攻坚重点项目中,集中力量重点开展“新建学校科学实验室建设及有效利用实践探索”,全力塑造中小学科学教育新优势。

2023年11月,东莞市已实现公办中小学科学类探究实验室全覆盖,推动全市完成升级改造科学类实验室194间、新建设科学类实验室171间,合计365间,为进一步扎实推进科学教育课程全面实施打下基础。

这一年,东莞推动科学教育课程建设,开发大量科教资源

该如何让更多的青少年拥有创新能力、科学梦想?科学与基础教育需要有机融合,实现课堂学习与课后实践“双向奔赴”。一方面,东莞有意识地推动科学走下“神坛”,向少年们揭开科学神秘的面纱;另一方面,又善用教育资源优势,打破时空距离,让优质科教资源“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3年,我市组织开展10期主题科学探秘活动和12期科学教育主题教研活动,组织骨干学校开发精品课程,形成80项精品科普“430”优秀课程资源。这一年间,我们总结形成《科学探秘成果汇编》和《科普“430”课程汇编》,开发出工业研学、生态研学、智慧研学、智造研学、非遗研学等丰富多彩的研学项目,编写了《中小学科学研学点手册》,辐射带动全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

不难看到,越来越多的学校将科创教育融入了莞邑校园生活的日常,让科学精神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

实施全员全学科全方位开展科普教育。在政策方面,督促镇街教育管理中心要求镇街内学校开齐科学课程,各学科每学期开展不少于1次科普相关的主题活动;在硬件方面,认定10个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基地,汇编《东莞市中小学科学教育研学指南》,收集33个科学教育研学点,丰富学生校外科学教育实践场所。

东莞各镇街充分利用本土场馆资源,结合各自产业特色,打造各镇特色研学线路,精心研发科普研学课程,形成一镇一特色、亮点纷呈的研学工作格局。一年来,全市开展科普研学活动约500场次,形成的研学成果、研学报告超过1000份。

这一年,东莞高规格举办中小学科技节,莞港澳图四地教育共通共融

东莞不仅全面加强本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更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动提升东莞与其他地区教育合作水平,让更多优质的科学教育资源在更广阔的天地中生根发芽。

2023年9月26日,由东莞市教育局主办的2023年东莞市中小学生科技节在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拉开序幕。来自东莞、香港、澳门、新疆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约1200名师生代表参加启动仪式。启动仪式后,科学教育成果展示及体验活动开启,全市33个镇街(园区),8所市直属学校,以及7家企业公司、研学基地共同参展。

此次科学教育成果展示及体验活动通过“观摩+体验+游园”等方式,组织学生深度参与,激发中小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究意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育是文化传承和交流的纽带。为利用好教育的纽带作用,近年来,经过不断探索教育交流与合作路径、深入开展教育对口帮扶工作,东莞与香港、澳门、图木舒克市之间构建起一座坚实而稳固的文化交流桥梁。

科技节期间,以推动共同进步和发展为使命,深化地域交流,共计38名港澳地区中小学师生代表、26名东莞对口帮扶新疆(图木舒克市)中小学师生代表受邀参加。其间,开展了中小学科普援疆行动、莞港澳图中小学科学教育沙龙、莞港澳图中小学生科普之夜联谊活动、莞港澳图中小学生“点亮未来”科普研学营、莞港澳图中小学生科技活动邀请赛等系列活动。四地师生在交流中共学共研,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互相提供教育平台,交流教育经验,推动教育资源共通共融。

这一年,东莞打造莞邑科普赛事品牌,莞邑少年在各大平台展现青春风采

市教育局通过梳理和整合市内各项赛事,根据国家、省级竞赛“白名单”,公布2023年东莞市中小学生科学教育系列科技竞赛活动名单。

规范开展科技竞赛活动,截至2023年12月上旬,东莞市组织开展了各级竞赛活动26场次,发动近14万师生广泛参与,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探寻科学欲望。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校园里播下的科学种子,已然争先萌发、开花结果。2023年,东莞市中小学生在教育部支持的54项国家级科学竞赛中喜获丰收,共获得国际级奖项3项,国家级一等奖152项、二等奖116项,国家级奖项共320项。

其中,东莞市共30所学校派出了239名选手参加广东省车辆模型锦标赛,获得7枚金牌、8枚银牌和8枚铜牌,金牌数占比20%,奖牌总数占比21.9%,东莞市本次参赛人数和人次、获奖总数、金牌数、奖牌数均位列全省第二;2023年4月13日—16日第38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东莞代表队获奖34项,教研室获评“全省十佳优秀组织单位”称号;2023年5月2日举办的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东莞队伍连续三年三次夺得世界无人机大会F9A-B无人机足球赛冠、亚军……一批又一批莞邑少年在各大赛事中展现科创风采,一个又一个科创梦想在莞邑大地生根发芽。

高擎火炬,铸魂育人。2024年,东莞市将继续深化中小学科学教育,争取创建首批国家级科学教育实验区,深入推进“科学家(精神)进校园”,举行科学报告会100场,推动公办中小学科普副校长、科学实验课、“科普430”实现“三个全覆盖”,让莞邑学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科学教育。

文字:李春燕 图片:李春燕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