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石学子陈东考上北大的成长密码
东莞+ 2025-07-26 17:46:08

近日,一份来自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送到了企石学子陈东手中。这份录取通知书不仅为他十二年寒窗苦读画上圆满句点,更让这个沉稳少年的成长故事成为街坊邻里热议的焦点——他以从容心态、科学方法与全面发展的积累,敲开了中国最高学府的大门。​

谈及此刻的心情,陈东显得十分平静,语气平和却透着坚定:“大学只是人生新的平台,无论身处何地,唯有脚踏实地学习,才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这份淡然与他父母眼中难以掩饰的激动形成了温暖的对比,父亲陈松南望着儿子,感慨万千:“十二年的付出,今天终于觉得一切都值了。”​

在学习这件事上,陈东笑着说自己“很随性”。“累了就休息,困了就睡觉,先把状态调好。”他觉得心态最重要,考前紧张时,和同学聊天打闹、找老师倾诉,压力就小多了。这让他在高压备考中始终保持着稳定的节奏。​

时间管理上,他的“抓重点”法则颇具借鉴意义。“把大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集中精力攻克核心考点和必考题,那些偏难怪题就少花时间。”遇到薄弱题型,他会有针对性地多刷题练习,逐步补齐短板。​

陈东的成长轨迹里,清晰可见家庭支持的温暖底色。备战高考的日子里,父母每周都去学校看望他,妈妈亲手炖的汤、烹制的拿手菜,成了他最安心的“解压餐”。“我们从不只盯着成绩单,”母亲贺银波回忆道,“小学时就让他尝试围棋、画画、钢琴,中学鼓励他参加学生会和各类竞赛。我们一直告诉他,玩就尽情投入,学就沉下心来,全面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选择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看似“佛系”的陈东实则有着明确的规划。“进入大学后,想多培养兴趣爱好,比如参加演讲、辩论社团锻炼表达能力,多参与体育运动强健体魄。”他笑着补充,“其实高中时我就加入了校学生会,在主席团的经历锻炼了我的沟通和组织能力,大学想延续这种全面发展的节奏。”​

谈及未来的职业理想,陈东的眼神瞬间变得格外坚定:“既然选择了医学,就想成为一名有医德的医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至于具体方向,他坦言:“先走好当下的每一步,学好专业知识,再慢慢规划细节。”​

这个从企石走出的少年,用平常心驾驭成长的节奏,以扎实努力铺就圆梦之路。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份北大录取通知书的荣耀,更让我们看到了在成长的征途上,良好的心态、科学的方法与温暖的家庭支持,共同构筑起通往理想的桥梁。

文字:记者 袁健斌 图片:企石供图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