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进莞来|李清源、李知展将来莞分享新作,钩沉河洛与岭南的文学记忆
东莞+ 2024-01-18 14:27:16

1月20日(周六)下午,莞城作家协会将在东莞记忆指挥部举办“河洛与岭南的文学记忆:《平乐坊的红月亮》与《窑变》新书分享交流沙龙”,届时《莽原》杂志副主编、河南文学院专业作家李清源与《牡丹》杂志副主编、洛阳市作协副主席李知展将现场分享新书创作过程和心得,与读者面对面交流文学创作理念和方式方法。

李清源,《莽原》杂志副主编,河南文学院专业作家。作品发表于《当代》《十月》《人民文学》等刊物,出版小说集《走失的卡诺》《此事无关风与月》《没有人死于心碎》,长篇小说《箜篌引》《窑变》,曾获《当代》文学拉力赛年度中短篇小说总冠军、十月文学奖、杜甫文学奖等奖项。

《窑变》是李清源以钧窑为背景创作的全新长篇小说。以时间为线索,以钧州翟家六代人对钧窑的痴迷为主线,讲述钧瓷的历史传承和现代变化,同时更试图讲述中国近现代史的变迁和人物命运的变迁。

作为“70后”中原作家群的代表,李清源的小说叙述风格稳健扎实,对历史和现实的把握深沉内敛。不仅擅长通过故事和人物的相互呼应,让日常叙事具有社会叙事的宽阔与历史叙事的深沉。此外,其表达的考究、严谨和诗化,遣词造句的古典含蓄、凝练节制,也是其小说的创作特色。

《窑变》既有历史的厚度和纵深,又有人性的复杂和多棱。“窑变”的意象更是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人性如钧窑,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命运如窑变,三分人巧,七分天工。李清源以钧窑“究天人之际”,以人心“通古今之变”,成就一曲红尘迷梦中的“好了歌”。

李知展,《牡丹》杂志副主编,洛阳市作协副主席,曾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小说月报·原创版》《江南》《钟山》《北京文学》等刊发表小说二百余万字,多篇被选载。曾获第二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短篇小说佳作奖,广东省有为杯小说奖,《莽原》《红豆》《黄河文学》等杂志奖。著有长篇小说《平乐坊的红月亮》,小说集《流动的宴席》《孤步岩的黄昏》《只为你暗夜起舞》《碧色泪》等。

李知展曾在东莞生活了十余年,《平乐坊的红月亮》是他写给岭南的烟火书,一封深情的情书。该长篇小说主要以岭南老街巷上年龄阶段不同的女性和她们背后的故事,重点折射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历史在岭南市井的变迁,是关于岭南城市的烟火人间。

小说的时间和空间跨度大,小说虽以莞城平乐坊为原型,写发生在这里的世俗人情和喜怒哀乐,但跨越百年时间,地域勾连粤港,书写了近现代百年,尤其改革开放40多年的时代变迁。

小说以小见大并巧妙地将经济转型下的糖厂、陶瓷厂、灯火阑珊的酒店,各种命运,在月光下,归于一途。此外就是小说故事性和诗性语言节奏感更强,带有鲜明的岭南特色,烟火气满满。

文字:沈汉炎 图片:沈汉炎 莞城作协 编辑:戴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