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技能人才之力 筑高质量发展之基| 以诺通讯:为技能人才架起“成长阶梯”
东莞+-大朗视窗 2023-10-25 10:35:27

编者按:

东莞市提出了实现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一揽子政策举措,将东莞打造成为“技能人才之都”。记者了解到,大朗镇不断加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进,搭建多元培训平台等系列政策措施来打造“技能人才之都”,夯实技能人才培养基础,为推动东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大朗的积极力量。

创建企业大学中诺学院、创建大朗镇首家技师工作站、培养首席技师3名以及一批高质量技能人才……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大朗镇的广东以诺通讯有限公司实地了解到该企业在人才培育、工匠选树、素质提升等多方面持续发力,为技能人才成长成才架梯子、搭台子、铺路子,多措并举为技能人才架起“成长阶梯”。

创建企业大学中诺学院

大朗选择以诺通讯等龙头企业作为产改示范试点,支持打造“中诺学院”等,建设梯队人才培养基地,助力以诺公司成为全镇首家产值超百亿元企业,获得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00多个。“我们创办了企业大学中诺学院,并设有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班级十九大专业完整的课程体系,从多能工培养、注册制培养、王牌专业培养、人才自主评价培养、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本土化培养等六个方面进行技能人才培养。”以诺通讯中诺学院院长唐亮说。

唐亮说,为进一步推进产改工作落细落实,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诺通讯创建企业大学中诺学院,推动“导师带徒”培养技能人才。为培养公司各梯队的储备人才、支撑公司的战略发展,公司创造性成立中诺学院,并聘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唐亮担任院长,对公司内部职员工进行系统培训、能力再造与高效配置。企业大学中诺学院每年组织受训超50000人次,提升了企业员工的专业化水平与技能素养,并有效降低了员工的流失率,推动了企业生产革新。

中诺学院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开设“网络远程”“自学考试”两大专业班级和“3+1”模式的课程体系,产业工人迈上成才“快车道”。目前,企业人数达6000余人,其中大专以上研发人员350人,硕士9人;167人获得高级职称,230人获得中级职称。现有高级工程师53名,资深讲师23名、高技能讲师9名。凭借其出色的教学成绩,中诺学院成为大朗首家企业职业技能鉴定自主评价单位。截至目前,技师工作站累计培养出首席技师3名、技师36名、高级工390名、中级工525名、初级工676名,“一镇一品”特色工309人,企业新型学徒工168人,为企业乃至行业输送了大批技能对口的高质量技能人才。

缔造人才成长的培养摇篮

“许多企业都意识到人才招募和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关键在于做出创新举措,让人才看到未来的发展前景,才愿意真正留在东莞发展。”唐亮说,在推进“产改”过程中,以诺公司创建唐亮东莞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并设人才培养、自动化专项、精益革新专项、技术创新专项、后勤保障等五大工作组,在公司自动化发展、精益推行、人才培养、专利技术攻关、流程再造等方面发挥劳模和工匠的示范带头作用。

“工作室积极推行对SMT自动化设备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成功实现全自动PCBA单件流生产,达到产能前后平衡,生产场地缩小40%,直接操作人员减少41%。”唐亮透露,以诺通讯成为首家ODM实现全自动化单件流生产模式。同时,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了线体质量多维度评估,全年实现了“零市场事故和零客诉”,年度各专项总体符合率97.2%。目前公司自动化、数字化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发展知识产权近400项,在工作室主导下,广东以诺通讯有限公司先后获得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广东省智能通讯终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以赛促干打造技能人才“孵化器”

一直以来,大朗镇大力开展劳动技能竞赛。五年来,共开展了缝盘、荔枝菜、烙铁手工焊接、二氧化碳焊接、静脉输液、叉车操作等各类技能竞赛,实现“以赛促学”。以诺通讯就是2019年度大朗镇烙铁手工焊接技能竞赛的承办方。以诺公司承办大朗镇烙铁手工焊接技能竞赛,在公司内部举办质量QCC大赛、质量检验大赛、产线零缺陷比武大赛等劳动技能竞赛,让竞赛成为职工展示才能、交流技艺的重要平台,成为职工提升技能水平、加快成长成才的绿色通道。

以诺通讯用户终端维修工程师李智获得了2019年大朗镇烙铁手工焊接技能竞赛的冠军,“工作中精益求精是为了追求完美,尽管完美不易出现,但你追求完美的过程和行动会让你收获意想不到的成绩。有了这个目标和要求,你就会为了实现它而努力地去执行,”李智说。“没有其他诀窍,唯手熟练而已。”当李智获得大赛冠军的优势时,在东莞大朗镇总工会主办的职工烙铁手工焊接技能竞赛中,李智按照SOP作业指导书要求,10分钟内将手机插件元器件、开关等焊接到电路板上,制造出三人表决器的模型,第一个完成作业,且作品焊点光滑、圆润,没有毛刺和空点。

文字:记者 李健武 通讯员 叶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