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城建设小学:围绕核心素养,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
东莞+ 2023-10-18 12:27:33

“说到‘课程’,你首先想到哪个词?”“教材”“老师”“评价”“学生”……近日,一场头脑风暴开启了莞城建设小学教研组长成长营的集中活动暨特色课程汇报。

夏璞老师分享了暑假中学校行政杭州之行的学习心得,让教研组长了解了教育发达地区的课程发展趋势。语文、英语、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等八个学科的教研组长,从课程的缘起、实施、成效、存在不足、下阶段目标等方面对本学科特色课程进行汇报交流。

目前,语文学科“整体阅读”、英语学科“HUI悦读”、体育学科“立美武术”、音乐学科“咚咚打击乐”、劳动学科种植课程、美术学科彩绘课程、综合实践职业体验课程、信息技术“慧编e+”已初具雏形。

汇报中,活动主持人夏璞老师肯定英语课程以课题引领课程建设的做法、劳动种植课程对课程覆盖面的思考、美术彩绘课程的汇报形式,进一步引发教研组长的思考。

汇报结束后,莞城建设小学副校长陈惠娇分享了“品牌特色课程建设的思考”。她将自己多年来课程建设的思考、一年来对学校课程实施的观察进行统理,提炼,通过分享帮助学科行政和教研组长形成更完整的课程观。

陈惠娇表示,“特色课程不等于特色活动”,特色课程是立足于学校的办学特色、课程历史背景和课程理念,以本校学生为本,依托在校学生、教师、家长、社区或校外其他资源优势,在长期课程实践中开发、探索、形成和积淀的、能反映学校特点特质,已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认可、好评的、独特的、稳定的课程体系。未来,学校会再次组织研讨,期待下次特色课程得到进一步完善。

莞城建设小学校长梁焕英在总结时表示,本次活动极具意义,进行汇报的八个学科的特色课程都能基于国家课程标准,面向全体学生有梯度地开展,并且取得阶段性成果,充分体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办学理念。希望全校教研组长继续发挥科组“掌舵人”的作用,让特色课程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最终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文字:刘召 图片:学校供图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