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湾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广东电视门户上线
读特客户端 2025-04-10 18:02:30

4月10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广东电视门户上线仪式在广州举行。活动明确了对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和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四个期望:

一是成为支撑教育强省建设的先导工程。要发挥数字技术“助学、助教、助研、助管、助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作用,促进全过程的教育数字化,塑造教育强省建设新动能。

二是成为助力“百千万工程”实施的样板工程。要推动优质课程和资源向粤东粤西粤北和偏远乡村倾斜,推动城乡、区域教育数字化、均衡化、一体化发展,当好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排头兵。

三是成为实现“百万英才汇南粤”的基础工程。要坚持“引才”和“育才”并重,夯实人才培养之基,围绕“五育并举”持续丰富学习资源,为学生成才创造更多可能、为广东发展厚积明日之才。

四是成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升师生人工智能素养与创新能力,作为一体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人才强省建设的关键一环抓紧抓实。

据介绍,广东将推出“五项举措”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一是加强教育新基建支撑力。教育新基建是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数字底座”。将统筹存量与增量基础设施,强化原有设备的迭代升级与数字化改造,推动教育装备数字化、情境化、课程化、个性化发展,夯实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的基础条件。同时,广东还将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进一步补全补好乡村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实现乡村学校专递课堂校校通、智慧平台班班连、数字应用人人用。

二是提高平台智能化服务力。教育平台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有着显著效果。广东将加快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全员全流程深度应用,建立“五级贯通”服务体系。同时,发挥广东科技企业密集优势,积极推进前沿技术赋能教育场景,探索AI+教学、教研、管理的新模式,让教育教学从大规模、标准化转向个性化、智能化,让每一名学生拥有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案,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是提升教师数字胜任力。教师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广东将大力推进“新强师”工程,引导教师更好地拥抱和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培养一批胜任数字化转型的“种子型”骨干教师。同时,搭乘“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的东风,着力吸引一批对大单元、跨学科、数字化教学有见地的师范生来粤工作。

四是强化优质内容供给力。课程是育人的核心载体。广东将强化内容建设和育人导向,完善“建”与“用”的良性互动机制,推动媒体、文博机构等参与教育教学课程建设,充分调动师生、学校等创作优质内容的积极性,有力支撑师生自主学习、教师改进教学、家校协同育人,让学生在第二课堂中掌握科学知识、领略文化魅力、塑造健全人格。

五是激发湾区合作创新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是中央赋予广东的重要任务,也是难得机遇。广东将对接港澳开展优质课程共享、高端人才培养、教学名师交流、协同教学科研,培育一批教育数字化合作区域、姊妹学校和互助项目,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在交流中繁荣、在合作中创新,共同打造教育数字化转型“湾区”标准。

(图片记者拍摄)

编辑 李斌 审读 刘彦 二审 李璐 三审 崔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