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逐童梦,花开向未来。在广东省第十三届少儿艺术花会舞蹈专场(二)决赛中,15件作品,以翩跹舞姿织就一幅绚丽长卷,既有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交响,又有自然与成长的和谐共鸣。从非遗传承到科技梦想,从四季流转到生命礼赞,作品以多元视角将少儿对世界的感知与对生活的热爱,化作了舞台上最动人的肢体语言。
非遗活化与文化传承







群舞《比比谁厉害》巧妙融合街舞的激情与醒狮的雄壮,让传统与现代在碰撞交融中彰显坚守与传承的力量;群舞《脚踩蓝蓝的天》以岭南非遗“墩头蓝”染织技艺为灵感,舞者与染布共舞,脚踏如镜水面映照古今,客家人民的勤劳智慧在舞姿中流转;少儿街舞《年例·摆宗少年》用街舞演绎茂名年例文化,荧光流转间,非遗在新生代手中焕发活力,“年例大过年”的文化基因得到创新传承;少儿群舞《纸影童梦》将云浮(罗定)剪纸的纹样、技法转化为舞蹈语汇,剪纸活化为玩伴,用童真视角串联起非遗的静态美与动态韵律;少儿舞蹈《塑·彩》生动演绎佛山石湾陶艺“以土为魂,以火为魄”的创作历程,艺术展现泥土蜕变里藏着的匠心传承;群舞《朝“狮”暮想》融入南拳舞蹈动作以及传统音乐元素,小演员对高桩上狮头的向往,恰是广府文化在少年心中的回响;群舞《陌上春晖》以中山市三乡镇非遗故事“罗三妹的传说”为背景,通过两个时空的交织,再现三妹跋山涉水为母采药的孝心,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少年儿童与传统文化的跨时空“对话”,以童真为桥、以创新为翼,让非遗在守正创新中焕发新活力。
自然哲思与生态守护



群舞《酸牙齿》

群舞《小满》以麦穗生长为意象,借小满“将满未满”意蕴,以灵动舞姿展现农作物蓬勃生长的自然之美与少年儿童如青苗般蓄力成长的生机,传递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群舞《暑天赶海》讲述孩童救助受伤中华白海豚的动人故事,赶海偶遇、悉心照料、送归大海的温情叙事里,藏着保护濒危物种、守护美好家园的理念;群舞《酸牙齿》巧妙融合陆河南万吉象歌元素,“小青梅”在田野间欢快追逐,既显童真,又凸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主题;少儿舞蹈《弦起春来早》融合民乐韵律与拟人化表现(孩子们化身跃动的琴弦),通过中国舞与现代元素的创新结合,展现“弦乐”与“春景”的和谐对话,传递希望与欢乐。
从麦穗生长到暑天赶海,这些舞蹈作品是自然的回声,用肢体复刻着万物生长的韵律,更传递着与天地共生的古老智慧。
成长礼赞与生命律动




群舞《迎花季》以花季成长为喻,融入故乡洗花浴成人礼元素,用舞姿展现从稚嫩到坚强的蜕变,传递亲人祝福与逐梦憧憬;群舞《升》讲述深圳学子飞天梦,融合舞蹈与科技,舞姿里跃动着湾区少年成长为科技人才的蜕变;群舞《激情速道》以速滑赛道为场景,用摔倒爬起、奋力冲刺等舞姿,展现勇往直前的体育精神与追逐梦想的澎湃激情,彰显“中国速度”;群舞《春山回响》以瑶鼓回音为意象,借“春”“山”象征瑶族孩子的成长与瑶族故土,暗含文化的回响和延续。成长的每一步都可化作可感的肢体语言,用肢体记录蜕变,照见心灵的轨迹。

舞姿蹁跹,熠熠生辉,如棱镜般折射出少儿世界的万千光华。每一段舞姿,皆是对生命力量最炽热的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