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华为MateXT非凡大师发布,这部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手机来自东莞制造,发布后,该款手机受到消费者热捧,一天之内预约购买人数超200万,相关话题频频上“热搜”,“手机之城”东莞靠实力再次出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东莞正以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为核心,书写着从“世界工厂”向“智造高地”跃迁的转型篇章。

万亿集群,东莞经济腾飞的重要支柱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具有资本技术及知识高度密集、产业附加值高、辐射带动性强等特点。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是东莞第一大支柱产业,基础扎实,产品门类广泛、品种齐全,规模达万亿级。其中,以智能通信设备为代表的智能移动终端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2024年上半年,东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9%,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4%、16.3%。从高技术产品产量来看,上半年东莞智能手表、5G智能手机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35.8%、33.4%。
东莞电子信息产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加工贸易,经过数十年积累,已形成覆盖“电子材料—核心元器件—智能终端—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条。2023年,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1万亿元,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彰显了其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智能移动终端集群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华为、OPPO、vivo三大手机品牌年产量占全球15%,每6部手机中就有1部产自东莞。
2024年,东莞市长安镇成为广东省第三个地区生产总值超1000亿元镇。作为东莞市长期名列前茅的经济发展“排头兵”,长安镇的经济发展是东莞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缩影。目前,长安镇已形成2000亿元规模的电子信息支柱产业,坐拥OPPO、vivo、小天才等全球知名企业,是其跻身“千亿镇”俱乐部的关键。

在OPPO、vivo两大龙头的带动下,长安智能手机上下游产业蓬勃发展、配套齐全。全镇现有市场主体超过14万户(家),数量居东莞市第一,共有智能手机上下游配套企业超过1000家,其中规上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50家、规上电子信息企业超过160家,智能手机生产、销售、维修等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
离长安镇不到20公里,东莞首个千亿GDP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松山湖同样也是东莞电子信息产业高地。据公开数据,截至2023年,松山湖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超千亿元,汇聚了110家规上工业企业,包括华为终端、生益科技、歌尔智能等龙头企业,形成了从芯片设计、核心材料、设备制造到智能终端应用的全链条生态。以华为为例,其终端总部自2012年落户松山湖后,带动上下游数百家企业集聚,仅2023年便贡献超3000亿元产值,成为全球智能终端产业链的“超级磁极”。
产业链的深度协同效应在此凸显;上游的生益科技为全球提供高端覆铜板,中游的华为、华贝电子主导5G通信设备与智能终端生产,下游的易事特、新能源科技则在储能与数字能源领域开辟新赛道。这种“链式反应”让松山湖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智能移动终端、高端装备两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区域。

自主创新,从“跟跑”到“领跑”的蝶变
电子信息产业是当前全球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领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放眼东莞,众多新一代电子信息企业的自主创新“浓度”越来越高。在东莞松山湖畔,一场关于“芯”未来的革命正在上演。天域半导体牵头的“6英寸n型4H碳化硅外延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攻克了碳化硅外延材料在尺寸、耐压度等方面的技术难题,使国产碳化硅外延片良率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这一突破打破了国外对3300V以上碳化硅厚外延材料的技术垄断,其产品已应用于特斯拉超级充电桩和华为光伏逆变器,2024年营收增长超50%。更值得关注的是,天域半导体已成功导入8英寸碳化硅晶圆量产,规划产能10万片/年,目标2027年产业规模达500亿元。
在OPPO全球总装示范车间,AI质检系统以每秒3次的速度扫描手机屏幕,将良品率提升至99.98%。其自研端侧大模型“安第斯”实现自然语义交互,搭载该系统的AI手机出货量2024年同比增长120%。
在滨海湾新区,vivo全球研发总部项目正在加速建设中,包括研发中心和培训中心两部分,预计今年9月投入使用。作为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的代表企业,vivo在地面通信、低空通信、卫星通信三大领域都有了不俗的技术储备。以低空通信领域为例,vivo研发的6G通感双基地感知原型机可以实现基站和终端在A发B收模式下对“低空目标”轨迹进行跟踪,同时进行高带宽双向通信,进一步匹配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未来可期,精准助力再上新台阶
东莞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的突围与升级,离不开政策的强力支持。2022年9月,《东莞市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简称《计划》)正式发布,提出到2025年,将东莞打造成世界级新一代通信设备、手机及新型智能终端、半导体元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产业集聚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完成规上总产值1.2万亿元。

新的蓝图正在慢慢变为现实。为了承载项目落地、支持产业发展,东莞规划建设了80平方公里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地,推出了1.2万亩土地面向全球招商。以塘厦临深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为例,通过“龙头+配套”模式,临深基地引进了包括瑞勤科技、顺络电子等多宗30亿元以上项目,合计总投资超400亿元。“龙头企业”带动、“小巨人”发力、中小微企业联合创新,产业发展新格局在临深基地已然成势。此外,在金融支持和场景开放上,东莞创新推出“中试贷”和“中试综合保险”,为半导体材料研发提供风险补偿;华为开发者大会永久落户松山湖,推动鸿蒙生态与本地企业深度融合。
从“三来一补”到东莞智造,东莞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方兴未艾。当前,东莞正全力推进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在强链控链中向高端跃升,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能力,全力打造万亿规模的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继续成为东莞制造业强核立柱的稳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