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4只熊猫兔宝宝在东莞市康复医院心灵疗愈康复园出生,它们的出生象征着新生和希望。它们将在双亲及工作人员的悉心呵护下慢慢长大,和园里的各种植物、动物一样,成为光荣的“自然疗愈师”之一,为来院的人类朋友们提供身心疗愈能力,帮助人类从大自然中吸取温暖和力量,逐渐恢复身心健康。
▲新生熊猫兔宝宝和兔妈妈在一起
医院里“长”出一个动植物园
在露天的环境中,长着高大的大树菠萝,开着颜色鲜艳的多种鲜花,一群柯尔鸭正在草地上嬉戏,几只小猫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刚刚出生的熊猫兔宝宝正躺在妈妈怀里睡觉,一旁的鹦鹉正咿呀学语……然而,这里并不是动、植物园,出人意料的是,这一方大自然的和谐之境竟在东莞的一家医院里。
2024年9月,东莞市康复医院正式将“自然疗愈身心”的康复理念落地实践。将医院门诊楼中庭约1000㎡的空中花园改造为心灵疗愈康复园。园内栽种多种树木、花草,引入不同小动物,希望通过自然景观与动物的互动,缓解来院患者及家属的治疗压力,改善人的情绪状态;鼓励患者参与园艺活动或与小动物互动,增强康复信心与社交意愿。
▲园区里“散步”的鸭子
谈到建园的初衷,东莞市康复医院专家表示,以“自然疗愈身心”为核心理念,希望探索医疗与生态融合的创新模式,弥补传统医疗对患者心理需求的关注不足。同时,为患者及家属提供非药物干预的康复环境,缓解焦虑情绪,促进身心同步康复。“打破医院封闭感,营造温暖、生机的诊疗空间,让患者及家属来到医院也能全然放松身心,减少看诊、治疗的心理压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该专家补充说。
▲高大、结满果实的大树菠萝
园区构建的参考基础是1956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医院率先将鸭子作为术后康复辅助工具引入病房,通过动物互动缓解儿童患者的孤独感与压力;2013年波士顿爆炸案后,专业治疗犬参与伤员心理疏导,成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干预的成功范例等。
动、植物疗愈师,给人类朋友身心健康“加油”
医院总务科负责人张敏介绍,该心灵疗愈康复园由东莞植物园的园艺专家设计,共设七大主题区,包括禅意花园(供冥想放松)、本草区(药用植物科普)、阴生植物区(耐荫植物景观)、果蔬种植区(体验式种植)、芳香植物区(嗅觉疗愈)、芳草区(休憩草坪)、小可爱区(动物互动),这其中的小动物互动区最受小朋友、患者们的喜爱。
▲园区内休闲、晒太阳的患者和家属们
“区域内的动物有猫、熊猫兔、柯尔鸭、鹦鹉等,均由医院热心同事自愿捐赠,经健康检疫后入驻园区。患者及家属都喜欢在就诊间隙来园区散步、晒太阳、观察植物生长,小朋友最喜欢与小动物互动。”
3月22日下午,张女士带着孩子来医院就诊,路过园区,看到刚刚出生的熊猫兔宝宝正躺在妈妈怀里睡觉,连忙驻足,带着孩子一起观看。“妈妈,快看!小兔子宝宝好小啊,皮肤还是粉红色的!”她7岁的女儿开心地指着兔宝宝兴奋地说。
“看着兔子蹦蹦跳跳的,还有幸看到新生命的诞生,非常开心,感觉医院也没那么冰冷了。”张女士笑着告诉记者。
▲叽叽喳喳的“鹦鹉疗愈师”
2024年9月随园区开放,熊猫兔爸爸和兔妈妈就以“自然疗愈师”的身份入驻医院,随着当下4只幼兔的诞生,意味着园区“自然疗愈师”的队伍将进一步壮大。当谈到它们未来的使命时,院方表示,幼兔成长的过程将与患者康复同步,传递着“生命韧性”的信念;患者能通过参与喂养、清洁等照护任务,重建责任感与价值感;新生“小兔疗愈师”象征“破土而出的希望”,呼应康复主题——生命历经病痛仍焕发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