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郑伟华
新闻:据有关新闻报道,3月5日,考研辅导教师周思成公开质疑称,考研名师何凯文2025年考研成绩中英语(一)的89分为造假,称其公布分数截图、查分视频为P图和拼接,并称“这事关老师的诚信问题”“这是一种虚假宣传”。近年来,多名考研培训老师通过参与每年的考研初试,用高分进行“分数营销”,提高自己的“商业信誉”,便于今后的招生教学。
3月7日下午,记者从文都教育了解到,目前何凯文已被暂停在文都的所有课程和讲座。3月8日,何凯文在微博发文就成绩造假事件致歉称,经核实,实际成绩为71分,他同时表示即日起退出考研培训。
点评:何凯文事件反映了部分教育从业者急功近利的心态。近年来,教育领域的诚信问题层出不穷。在教育培训市场竞争中,部分机构为了获取流量和利益,通过夸大甚至伪造个人经历来塑造个人IP。据某培训机构调查显示,超过60%的考研名师存在不同程度的简历注水行为。从虚构海外求学经历到夸大押题命中率,从编造学生高分案例到杜撰学术成果,这种行为不仅欺骗了学生和家长,也损害了教育行业的公信力。教育本应以诚信为基础,而造假行为无疑是对教育诚信的冲击。
教育诚信是教育行业的立身之本,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石。要解决教育诚信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首先,教育从业者应自觉坚守诚信底线,以学生的成长为核心,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学生和家长也应理性选择教育服务,学生应该认识到,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扎实的知识积累、科学的复习规划和坚韧的毅力,名师固然能提供指导,但真正决定成败的是考生自身的努力与坚持。
其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教育行业的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造假行为的惩处力度。此外,学校和培训机构应建立透明的信息公开机制,让学生和家长能够全面了解教育服务的真实情况。
只有坚守诚信,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社会培养出有知识、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