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东莞两会 | 市政协委员涂华:筑“一码通城”新基,推动东莞电子码“多码合一、全域通享”
东莞+ 2025-02-28 18:37:49

当前,在数字化时代,城市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加速。但当前存在各类电子码分散存在,如电子健康码、电子医保码、公交乘车码、政务服务码等,不同应用场景需使用不同电子码,给市民带来诸多不便,也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

如何促进城市数字化治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市政协委员、东莞市卫生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涂华一直在思考并针对问题深入调研。今年东莞两会期间,他提交了《破“万码奔腾”困局,筑“一码通城”新基—关于推动东莞电子码“多码合一、全域通享”的建议》提案,旨在通过整合电子码,构建统一的城市服务平台,能够汇聚多领域数据,为城市发展决策提供更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推动城市在交通、医疗、公共服务等领域实现智能化升级,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涂华介绍,在数字化时代,城市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加速。众多城市积极探索通过整合各类电子码,实现 “一码通城”,以此提升城市运行效率与居民生活便捷度。

他认为,推动东莞电子码“多码合一、全域通享”有助于提升市民生活便捷性,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结合东莞的实际情况,市民呼声,他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统筹规划,建立协调机制。为确保“一码通城”项目顺利推进,建议由市政府主导,协同政数、卫健、医保、社保、交通、政务服务等相关部门,共同组建一支专项工作组。该工作组的核心职能在于统筹协调全市电子码整合工作,保障项目稳步推进。通过组建专项工作组,将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推动“一码通城”项目落地实施。

二是建设“东莞一码通”统一平台。首先依托“粤省事”“i莞家”等现有平台升级,集成社保、医保、交通、文旅、政务等高频服务功能,生成全市通用的个人/企业专属二维码(市民码)。其次推动电子码与实体证件(如身份证、社保卡等)绑定,实现“扫码+刷脸”双重认证。

三是拓展应用场景,提升服务效能。在医疗领域,实现电子健康码与电子医保码完全互通,市民就医全过程一码通行,涵盖挂号、就诊、缴费、取药、医保报销等环节。在交通出行方面,将市民码与公交、地铁乘车系统融合,刷码即可乘车,还可与停车缴费系统对接,实现停车一码支付。在政务服务方面,市民凭借电子码登录政务服务平台,一站式办理各类事项,减少重复提交材料。

四是强化宣传与适老化改造。通过政府官网、社交媒体、线下服务窗口等多渠道,广泛宣传 “一码通城” 的优势与使用方法。开展专题培训活动,帮助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儿童等群体熟悉电子码操作流程。在公共场所设置引导标识,方便市民快速了解与使用电子码。其次,开发“关怀模式”,支持大字版、语音提示、亲友代绑等功能,弥合老年人的数字鸿沟。

文字:冯静 刘瀚擎 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