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每天敞开肚皮接受各种“爱”的投喂,除了吃就是喝的美好假期,您已经开启了吗?东莞市人民医院提醒,各种胡吃海喝后,易出现餐后饱胀感、早饱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出现消化不良后,不仅会影响后续的“饭”斗力,可能还会导致恶心、反酸等现象。如果不想因为“消化不良”,而错过更多美食,那下面这些内容,你得好好看看啦。
在中医中,消化不良可归为4类
市人民医院医生介绍,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中医中并没有一个完全对应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和病因可以归入以下的中医范畴:
一是脘痞,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胀满不适,按之不痛,或伴有嗳气、反酸等症状。这通常是由于脾胃虚弱、饮食积滞、情志不畅等因素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而引起。
二是胃痛,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可伴有胀满、嗳气、反酸等症状。胃痛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如脾胃虚寒、胃火炽盛等。
三是痞满,与脘痞类似,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胀满不适,但程度可能更重,常伴有嗳气、恶心等症状。痞满的发生也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如脾胃湿热、饮食积滞等。
四是积滞,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胀满、疼痛,伴有嗳气、反酸、恶心等症状。积滞通常是由于饮食不节、暴饮暴食等因素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而引起。
药膳可以缓解消化不良
医生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脾胃是人体的重要脏腑之一,主运化水谷精微和津液,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当脾胃功能失调时,就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因此,治疗消化不良的关键在于调理脾胃功能,恢复其正常的运化能力。通过药膳调理,有助于缓解症状。
中药膳食调理方法,主要分为三种,一是药膳粥品,包括:
1.
茯苓粥。材料:茯苓50克,麦芽30克,炒大米100克,陈皮8克。做法:将茯苓研成粉末,与淘洗干净的炒大米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至粥熟,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功效:健脾和胃,利水渗湿。适用于胃肠道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
2.
白术猪肚粥。材料:白术30克,猪肚1个,大米100克,生姜适量,盐适量。做法:将猪肚洗净切成小块,与白术、生姜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至粥熟,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胃肠道消化不良。
3.
山药粥。材料:山药50克,大米100克,红枣适量。做法:将山药去皮洗净后切成小块,与淘洗干净的大米、红枣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至粥熟,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功效:健脾养胃,补血益气。适用于胃肠道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等症状。
二是药膳茶饮,包括:
1.
苹果陈皮山楂茶。材料:陈皮10克,山楂10克,苹果2个。做法:将苹果削皮切片,陈皮、山楂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滤渣取汁后饮用。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适用于胃肠道消化不良、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2.
山楂麦芽茶。材料:山楂15克,麦芽10克,红糖适量。做法:将山楂和麦芽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转小火煮30分钟左右,滤渣取汁后加入红糖调味即可。功效:消食化积,行气散瘀。适用于胃肠道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3.
丁香砂仁茶。材料:丁香3克,砂仁3克。做法:将丁香和砂仁洗净后捣碎,泡水饮用。功效:温中散寒,行气止痛。适用于胃肠道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状。
但需注意,如果烧心、反酸症状比较明显,则不宜饮用山楂茶,因为它可能加重这些症状。
三是其他药膳,包括:
1.
党参黄芪炖鸡。材料:鸡肉250克,党参30克,黄芪30克,生姜适量,盐适量。做法:将鸡肉洗净切成小块,与党参、黄芪、生姜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转小火煮至鸡肉熟烂后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功效:补气健脾,增强免疫力。适用于胃肠道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等症状。
2.
佛手姜汤。材料:佛手10克,姜6克,白糖适量。做法:将姜、佛手放入沙锅中加水煎煮,去渣后加入白糖即可。代茶频饮。功效:理气宽胸,和胃止呕。适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胸脘堵闷、呕逆时作、纳食不香等症。
3.
四神汤。材料:芡实20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莲子15克。做法:将材料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沸,转小火煨半小时后服用。功效:健脾行气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调理。
医生表示,这些药膳结合了中药材的营养价值和治疗作用,经过烹饪过程中的充分融合,药膳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调理脾胃、促进消化的功效。但请注意,药膳调理需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建议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