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东莞。
何谓“东莞”?“珠江之东,莞邑大地”,如是而已。你向历史纵深看,看到的是巍巍时光堆砌的往事浮华;你向因果横向望,望到的是岁月更迭的唏嘘故往。让我来讲述,独属于我的——前世今生,因果轮回。
故我,虎门重镇,鸦片销烟,却被一尊海炮轰开国门,开启了可歌可泣的近代史。我记载着中华儿女悲壮的怒吼,英勇的抵抗;我承受着英吉利凶残侵略的帝国主义暴行;我更承载了独属于这片大地上人们一开始的不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天之泱泱,巍巍华夏,宁歌勿泣,守我中华;古道苍苍,灼灼其华,卫吾国门,宜其室家。可是随之而来的,便只有短暂安宁后,又一次烽火四起,狼烟遍地。侵华日军的暴行将我割得伤痕累累,躯体破碎。可我何曾退缩?于是乎,拿起武器,兴复中华。东江纵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抗击日寇、保家卫国,谱写了一章壮美的英雄史。“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时代的车轮未曾停息,而历史的刻痕却不应被磨平。这是故我,历史之城。
今我,工业新城、制造发达、潮玩之都、篮球之城。何曾想,这块临江之地,在炮火洗礼下,仍焕发勃勃生机。我抓住改革开放历史发展新机遇,利用地缘优势——北临广州,南靠深圳,西近佛山,东联汕头,发展制造业。但我仍不断转型升级提高自我,吸引外资,扩大对外贸易,从“世界制造工厂”,到如今“世界‘智'造工厂”。这一路风雨一路歌,一城山色半城湖,也终是迎来了——全国第十五个GDP破“双万”之城,对外出口总量连续五年排进前五;全国人口吸引力前五城市;全国人口年轻值数前城市等诸多美誉。同时,我积极向上,开拓进取,注重东莞人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是中国的“篮球之都”。所以,在我这可谓是:“村村有篮球场,镇镇有篮球馆,天天有篮球赛”。这是现在东莞人的后人:拼搏进取,开拓创新。“打破昔日旧枷锁,方知今日我是我”。牢记历史,奋勇向前,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六字箴言,不断提升实力,才是对前辈在天之灵最好的慰藉。这便是今我,奋斗创新之城。
新我,开放包容,服务民生。山清水秀即将成为我的标签。我在发展初期,略有忽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但现在,我已有了23个湿地,24个公园,数百个微型生态,众多绵延山脉。人们在东方既白,白露未消之时,在公园中散步;在晚霞弥漫,爱意渐浓时,在湿地旁谈心,在诸多佳节,携三五亲朋好友,去公园登山。所以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个千年前王勃所述的美景,将在我这,成为常态。我从人民中诞生,由人民建设,而又由人民哺育长大。我又怎能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呢?我相信,在未来: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交通出行越来越便利,医疗保障越来越广泛,住房教育越来越公平。“为人民服务”绝不仅仅是口号,更会成为实际行动,造福人民。这便是新我,服务人民的城。
故曰:发展中砥砺,守正中创新,挫折中前进。东莞与东莞人民在长久的发展中,诠释了中国人民宝贵品质与精神。如果你愿意,欢迎来我这做客,同建设、共发展,齐分享——来了便是东莞人,共建莞邑大地!
作者: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 高一 15班 张嘉振;指导老师:贺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