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逐“天空之城”!东莞低空经济起飞~
东莞+ 2024-12-12 19:22:24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正成为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千米之下,机遇之上,12月12日,东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松山湖通湖礼廊举行。

大会邀请行业精英、企业家等进行现场交流,低空经济相关领域企业家、投资者、专家学者参会,以期强化政企研学媒联动发展,共探东莞低空产业的新未来、新生态。

大会期间,东莞市低空经济产业联盟、东莞市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东莞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研究院揭牌成立,现场集中签约一批低空经济领域项目,全方位为东莞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力。

力争到2026年 东莞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破500亿元

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叶惠明现场推介东莞低空经济发展四大优势,并部署重点工作。“力争到2026年,聚集链上企业超千家,产业规模破500亿。”叶惠明表示,为实现这一目标,东莞将在五个方面重点发力,出台一系列有力措施,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低空经济生态圈。

在政策支持方面,东莞将出台实施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涵盖引培链上企业、赋能科技创新、应用场景示范、基础设施支撑、产业生态优化等关键环节。

在产业载体建设方面,东莞将以松山湖为引领,打造低空经济综合性示范区。同时,谢岗镇、万江、厚街、洪梅、沙田、常平等镇街将依托各自产业特色,分别规划推出通航整机制造特色产业园区、低空零部件产业园及各具特色的集聚区。这些举措旨在形成功能互补、协作高效的低空经济产业集聚效应。

在应用场景拓展方面,东莞将积极融入深圳空中交通试点改革,推动低空跨城出行和物流合作。此外,东莞还将在农林植保、电力巡检、应急消防救援等公共服务领域拓展应用场景,提升城市治理的“立体感”。同时,支持市场主体发展飞行体验、飞手培训、航空赛事、旅游观光等新业态,让低空经济更加贴近百姓生活。

在支撑保障体系构建方面,东莞将加快制定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和空域航线规划、低空基础设施布局规划“1+2”规划体系。通过发挥低空经济发展公司的国资作用,加快起降点、试飞跑道、试飞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推进“智联网”等管理服务平台和“低空+”等新应用场景的投资建设,形成软硬件支撑体系,确保低空经济“飞得起、飞得稳”。

在服务优化方面,东莞将持续发挥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的统筹协调作用,为低空经济市场主体提供多层次、多需求、多场景的全生命周期空间保障。通过搭建企业供需“直通车”,精准组织供需对接会,实现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共同打造有温度、有保障的低空发展生态。

东莞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携手各方共同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功能互补、协作高效、共建共享的低空载体,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低空消费新业态,协力打造可投资、能受益、有保障的低空发展生态,为东莞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低空+交通”蓄势待发 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现场,东莞市交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波介绍了交投集团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工作探索与实践,助力低空经济拓展应用新场景。

刘波提出,低空经济具备三个属性,即交通属性、服务属性和制造属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侧重点不同,应针对性地逐项破解发展难题,“场景是根本,空域是关键,技术是支撑,法规制度是保障,安全是底线、标准是规范。”

目前,交投集团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将低空经济作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全力推动,记者从现场了解到,针对当前阶段的发展要求,市交投集团围绕空域、航线、基础设施(含通导监)低空“三支柱”,逐步搭建“1+1+3+N”的低空经济发展架构。

一是交投集团已组建东莞市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市级低空经济的国资平台;二是建设运营低空飞行管控平台,逐步与省平台对接,形成承接军民空域释放的软基础;三是围绕低空空域管理模式改革及空域规划、低空航线规划、低空基础设施规划三个方向,全力配合主管部门做好基础框架搭建,分步建设,形成承接军民空域释放的硬基础;四是全力探索N个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在低空+高速公路巡检、低空+应急处理/车辆出险等细分场景先行先试。

N个应用场景之一,即作用在高速公路常态巡检场景。如地面作业监管、桥梁监测、边坡及桥下空间巡检等状况,包括异常事件的监测,尝试着用无人机进行监测,涉及到无人机可以承载的多种传感器的性能和功能,会针对不同的需求来用不同的传感器。

N个应用场景之二,即作用在重点路段与保险联动服务场景。“高速公路发生事故之后,我们最担心的是什么?发生二次事故该如何处理?”刘波指出,针对重大交通事故,需要高效地发现事故、快速处置,在此期间,无人机能够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例如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无人机将代替人工到达现场的时间缩短,重点区域三分钟到达;其次,基于长周期理赔数据的校验,无人机到达将减少二次事故发生、降低理赔率,同时,将缩短理赔员现场勘查时间。

N个应用场景之三,即统采同享的政府服务场景。探索依托交投集团的公交场站、充电场次及高速公路沿线的空间优势,按照行政区域统一布设无人机巢,实现一定区域的全覆盖。同步通过“统采共享”机制,实现智能机场一机多能,打造城市管理一张图,实现机场复用、场景多元、数据共享,通过采集一组数据,服务多个应用采集。

此外,交投集团还通过产业联盟与产业基金的协同为产业赋能,为东莞的低空经济制造业赋能、引流。

松山湖建设东莞低空经济综合性先导区

现场会上,松山湖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黄镜铨介绍低空经济综合性先导区整体规划。

作为全市低空经济综合性先导区,松山湖已聚集丰翼科技、华松创新、火萤科技、东莞通航等低空经济产业链相关企业,在低空通信导航及智能网联方面日益展现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据介绍,松山湖拥有空域优、网络优、产业优、创新优、场景优、人才优、配套优、政策优,空间优等发展优势。

在空域优方面,松山湖生态环境、空域条件、通讯设施等基础条件良好,所处空域不属于军事禁飞区、民航航线敏感区,具备发展低空经济的基本前提。

在产业优方面,松山湖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优势产业集群全方位赋能低空经济发展,聚集华为、丰翼科技、华松创新、火萤科技、东莞通航、中科云遥、翔际无人机等低空经济产业链相关环节企业,涵盖了通信技术、北斗网格技术、无人机组装、任务负载与行业应用、安全智能避障与事故防护、综合服务等领域。

在创新优方面,松山湖科学城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已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和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项目,拥有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大科学装置、大平台以及18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基础雄厚、营商环境优渥、科研能力及关键技术攻关能力强。

在应用场景方面,结合智慧松山湖的建设,松山湖大力开展低空应用推广,有序开放低空城市管理、巡查巡检、物流配送、旅游观光、应急救援、低空客运、环保监测等应用场景,构建融入广深莞低空经济协同发展新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松山湖与市交投集团签订了低空经济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推动市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和市低空经济公司落户松山湖。

接下来,双方将围绕低空空域规划、低空航线划设、低空飞行试点、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低空经济场景应用以及低空经济生产制造全产业链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通过政企深度合作建设低空经济集聚区,谋划打造集低空飞行执照培训、执照考点及低空飞行测试场在内的综合飞行基地。

在发展定位上,松山湖将立足引领东莞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的定位,充分发挥松山湖科技创新能力突出、先进制造产业链完备等综合优势,整合园区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北斗网格等产业禀赋,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示范、核心零部件制造类企业招引,构建低空飞行器研发制造集聚、商业应用丰富、基础设施领先、服务配套完善的“四位一体”低空经济产业协同发展体系,打造东莞市的低空经济创新先导区。

东莞市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东莞市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旨在打造低空飞行安全保障的坚强后盾、低空示范应用场景的先锋以及低空经济产业生态的综合服务商。

作为低空经济的国资平台,东莞市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肩负着统筹全市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的重任。公司将加强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系统对接和资源共享,承担地面配套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以及低空飞行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开发维护等关键职能。同时,公司还将积极推进低空经济全场景应用,助力东莞经济转型升级。

在核心业务方面,公司将作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航行服务提供方,建设具备“空域管理”能力的低空飞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并按照中国民航局相关要求提供空中交通服务。此外,公司还将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航行服务提供方实施分类分级管理,确保飞行安全。

在应用场景方面,公司积极探索低空+高速公路常态巡检、低空+重点路段与保险联动服务以及低空+政府服务“统采同享”等多元化应用场景。通过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响应和高效巡检,公司将为路面隐患排查、事故现场警示等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实现城市管理智能化和资源共享。

在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赋能方面,公司积极挖掘东莞交投集团自身存量资源,主动与低空经济衔接。规划建设的东莞第一条400x30米硬化跑道(含三个直升机位和若干eVTOL垂直起降机位)将为飞行器试飞、检验检测等提供共性基地。此外,公司还将延伸拓展东江、罗浮山低空旅游试点,为市民带来全新的旅游体验。

东莞市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东莞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研究院、东莞市低空经济产业联盟三大平台的构建,旨在搭建一个政府、企业、学术机构及金融机构之间的高效交流与合作平台,进一步激活市场活力,促进产业规模的扩大与升级。三大平台的成立,将为东莞乃至全省的低空经济产业搭建一个交流合作、资源共享的优质平台,推动低空经济在东莞的蓬勃发展。

文字:杨梓跃 张华桥 周子怡 图片:陈栋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