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是艳阳高照,低头是钢筋水泥。38岁的塔吊员卢培战坐在近百米高空的塔吊操作室里,玻璃窗外,东莞市谢岗镇的银瓶现代产业园的工地如棋盘般铺展。他的双手紧握操纵杆,吊臂在蓝天上画出一道银色弧线,将一捆钢筋精准地送达目的地,这便是塔吊操作员日常工作中的一幕。
凌晨5点,当整座城市还在沉睡,卢培战已经沿着垂直的钢梯攀爬至近百米高空,20分钟、86级阶梯,这是他们这个职业每天抵达工作岗位的必经之路,而这并非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每一级阶梯都要进行检查,螺栓是否松动?钢绳有无磨损?钢架结构是否稳固?这座数百吨重的“钢铁巨兽”,看似稳固如山,但安全却维系在这些毫米级的细节上。
到达了“空中楼阁”的岗位之后。真正的挑战才开始。
接下来一天的工作时间,塔吊操作员都将在这高空上的方寸之地度过,成为整个项目工程上最敏锐的“天空之眼”。虽然如今塔吊操作员的工作环境有所改善,驾驶室里安装上了空调,但高空作业需要视野开阔,驾驶室三面都是玻璃窗,炙热的阳光和紫外线依然是他们最大的敌人,胳膊和脸上被晒得起皮是常事,阳光直射眼睛时,更需要极致的细心、专注和耐心。
卢培战笑称自己看起来虽然像个“大老粗”,但实际上自己却是高空上的“绣花工”,每一个操作都要精确无误。作为塔吊司机他不能分心,也不敢分心,在操控这台“钢铁巨兽”时,必须打醒十二分精神,因为这关乎着地面工人的安全,哪怕掉下一颗铁钉,都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开塔吊,把东西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并不难,难的是稳。卢培战说:“东西是有惯性的,速度控制不好,可能就会脱钩。就像用筷子夹豆腐,劲儿大了会碎,慢了会塌。”
在短暂的休息时间里,卢培战喜欢眺望远方,随着思绪飘回从前——10年来,他见证了数十座城市的蓬勃发展。至今他的手机相册里,还保存着不同工地拍摄的朝阳与晚霞。有时候,他俯瞰整个城市,会有那么一瞬间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他和其他工人兄弟一样共同为社会的建设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夕阳的余晖抛洒在建筑上,他们都能清楚地感觉到,某种希望正在远方升起,路途虽曲折,但前方总归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