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米多长的水(丝)瓜、既长茄子又结番茄的茄子树、爬满蔓藤的各色南瓜……12月10日,在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万江基地),第二十三届广东种业博览会东莞分会场暨2024年东莞市航天良种展示会开幕,这些上过天的蔬果也迎来了丰收季,接受大家的检阅与点评。

“上过天的蔬果,不仅能吃,还能当景观。”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高级农艺师苗兵兵介绍,上过太空的农作物种子,在高真空、宇宙射线、微重力等特殊环境的共同诱变下,产生基因变异。这种基因变异,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基因排序变化,出现新品种,但不能形成新物种,与转基因产品有本质的区别。我国自1987年起开展农作物种子太空良种,选育出来的蔬果品种都可以食用,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东莞积极贯彻落实种业振兴行动的相关要求,加快优良品种推广步伐,优化蔬菜品种结构,丰富市民“菜篮子”。今年,东莞引进165个特色品种,其中航天品种91个、常规品种74个,让“太空蔬果”在东莞安家落户。经过一年的试种、观察、体验、试吃,选育出适合东莞市民口味、适应东莞土壤气象的品种。苗兵兵认为,“太空蔬果个头大、产量高、营养更丰富、抗病虫害性能好。”
在大棚瓜类展示区,记者看到琳琅水满目的水瓜,一条条挂在大棚支架上,比成年人还高,最长的超过2米,比传统的丝瓜长好几倍。而太空茄子,最大的可长到七八斤,而普通的茄子只有1斤左右。更神奇的是,一棵茄子树上,不仅结出茄子,还连接番茄枝藤,挂满了青绿的小番茄。“茄子和番茄同属茄科,我们对茄子树实施高位嫁接,这样就有了长茄子又结番茄的茄子树。”苗兵兵如是说。

“良种,还要有良法。”苗兵兵指着瓜果蔬菜下的薄膜告诉记者:“这种膜可降解,属于绿色环保产品,不仅防止杂草出生,还能保温保湿。加上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既省人工,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今年,在万江基地25亩的试验田里,种植165种蔬果,日常也就10多个工作人员就可以应付,真正达到高产高效。”

在活动现场,省市专家对91个航天品种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评比,根据品种坐果性、外观、品质、抗病性及抗逆性等多个方面的表现,评选出12个推荐品种,将在东莞进行推广种植。其中包括羊角脆、太空小冬瓜、航瓜绿健、太空香炉南瓜、太空蛇瓜、鹤首A等6种瓜类,太空蛋茄、太空五彩椒、航椒S101、航椒S505、航椒602等5种茄果类品种,以及一种叶菜——航育紫油。
相关新闻:
东莞航天良种连续12天免费向公众开放
太空育种,这么多稀奇有趣的蔬菜品种,不仅能吃,还欢迎市民群众实地打卡,开眼界长见识,感受航天技术带来的惊喜。
根据工作安排,12月11日-22日,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万江基地)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导航“东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市民群众就能见证太空种子长出的神奇蔬果。
免费展示区域总面积约25亩,设置大棚瓜类展示区、露地展示区、稻田画展示区三个各具特色的展示区。
大棚瓜类展示区面积约4亩,种植瓜类品种37个,全部采用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甜瓜、苦瓜、丝瓜、南瓜等各式瓜类品种琳琅满目,瓜类不仅采摘时间较长,而且颜色丰富、种类多样、造型独特,非常适合东莞农业休闲观光采摘的推广应用。这里还配套展示了“茄子树”、盆栽蔬果等,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吸引了众多市民拍照打卡。

其中,形状各异的南瓜格外讨喜。形似麦克风,表面花纹黄绿相间的“太空玩偶南瓜”;形似香炉的“香炉南瓜”;果实颜色乳白、表皮光滑坚硬的迷你小南瓜“白玩偶”。

此外,还有橘红色、粉质度高、具板栗香味的“红栗南瓜”;金黄色、瓜形扁圆赏食兼用迷你小南瓜“黄栗”;几十斤重的大南瓜等。
除了各种南瓜,还有颜色艳丽、造型独特的蔬菜。
露地展示区面积约10.5亩,种植蔬菜品种127个,采用水稻蔬菜轮作技术改良土壤、种植趋避植物减少虫害、地膜覆盖配套喷灌技术节水环保,展示了绿色高效的种植模式。这里既有营养丰富的维C之王辣椒,也有“叶牡丹”之称的羽衣甘蓝,100多个蔬菜品种目不暇接。

其中,葫芦造型多样,有酷似“鹤首”的、长棒形的、酒瓶形的;西葫芦有长棒状金黄色靓丽的航葫2号,厚圆形金黄色的蛋黄西葫芦,形似飞碟的京碟1号;此外,还有叶片形态优美多变的“叶牡丹”羽衣甘蓝。

同时这里还设置了“校园农场”和“家庭菜园”种植示范区,按照学校农业科普教育发展和乡村绿美小园的不同建设需求提供蔬菜种植参考。

稻田画展示区面积约10.5亩,集中展示由航天水稻品种华航香银针及紫色、黄色、白色等多种颜色水稻种植的稻田画。画面生动展现了宇航员、航天器、发芽的种子及“航天育种”四个大字组成,象征着我国农业科研工作者在航天育种领域的探索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