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及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东莞·吉安对口合作第二次联席会议精神及东莞技工教育联盟的宗旨,加强东莞吉安两地教研活动并深化红色文化交流合作,2024年11月7日至9日,东莞市技师学院思政教研室全体教师及学生团干部代表一行30人前往江西省吉安市高级技工学校交流共建,并在这个初冬共同来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吉安市高级技工学校副校长郭玒、汤明兰和东莞市技师学院思政教研室主任文永新共同主持共建活动启动仪式并致辞,深刻阐述了本次活动对于深化红色教育、促进两校合作的重大意义,致辞后东莞市技师学院向吉安市高级技工学校赠书,象征着两校在文化传承与育人理念创新方面的相互扶持,彰显了双方友好共建的诚挚意愿。
此次共建内容活动丰富多彩,首先,吉安市高级技工学校思政教师游益平以井冈山为背景开展了题为“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政公开课。课后两校老师就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仪态进行了评课,并就思政教学、教研、创新模式等展开深度的探讨。
接下来,一场以“聚力同行,共赢未来”的团建拓展活动拉开“行走的思政课”系列实践活动序幕。通过团建拓展,大家都能勇敢地挑战自我,展现出的热情和活力体现了他们无限的潜力。
紧随的是“感悟井冈山精神和革命烈士精神”。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师生们回顾了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的光荣革命斗争史。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历史图片,一个个形象的历史情景……都诉说着一个个触动心灵的革命故事。一罐珍贵的食盐,诉说了井冈山的军民鱼水深情;朱德的扁担,歌颂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贺页朵的入党申请书,映射出贺页朵对革命的坚定信念以及不畏牺牲、忠诚向党的意志;陈毅安的红色家书,传递着忠贞不渝的纯洁爱情和坚如磐石的革命信仰……时光虽荏苒,但革命精神永存人间。
同时,师生们来到井冈山烈士陵园。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烈士纪念“朱德的扁担”的故事犹在耳,师生们马不停蹄地又来到井冈山烈士陵园。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烈士纪念堂里一位位先烈的革命事迹,先辈的英勇精神,深深感染并激励着大家,同学们表示将牢记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先烈们用炽热的鲜血换来的。同学们铿锵的话语,坚定了大家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的决心。
“观民族英雄养乾坤正气”,参观文天祥纪念馆同样是本次思政课的主要内容。通过丰富的展品、详实的图文资料和生动的讲解,深入了解文天祥的生平事迹、爱国情怀和崇高品德。老师还组织同学们齐声朗读文天祥的《正气歌》,感受文天祥坚定的爱国信念。文天祥高尚的品德为师生们树立了良好的道德榜样。
“访千年古窑 悟工匠精神”,师生们来到了吉州窑博物馆,“行走的思政课”也进入了尾声。在主讲老师的引领下,师生们先后参观了吉州窑博物馆、吉州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地,深入了解了吉州窑的文化历史,还观摩学习了制陶工艺,感受到了陶瓷艺术与工匠精神的完美融合。
创新性的思政课总是有吸引力的。“实践归来话收获”,课后师生共聚一堂,畅谈分享本次“行走的思政课”的感悟。同学们纷纷表示,参加本次“行走的思政课”受益匪浅。23机电401班刘国栋同学表示:“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时刻督促自己、告诫自己:不忘来时路,吾辈当自强。”21数控201班张佩娴同学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将继续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讲好井冈山故事,做井冈山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21中德产品设计201班郑炜涵等同学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定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弘扬工匠精神,技能报国,让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东莞技师与吉安高技共建的本次“行走的思政课”,实现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融合。充分挖掘利用红色资源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积极探索“场馆”资源融入大思政教育,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大资源”效应,引导学生做红色文化坚定的传承者、弘扬者和践行者,本次实践活动更是东莞市技师学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上好思政课建设要求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强化和夯实与兄弟学校的感情。本次实践活动是东莞市技师学院在思政教学上的一次新的尝试,力图通过校与校的联动,深化思政共建,探索出如何充分利用红色基因为特色共育时代匠才的教育新模式,为拓宽思政教学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