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维评价体系 大岭山实验小学开展领航教师研修坊活动
东莞+ 2024-11-22 20:27:16

在智能时代浪潮下,全球教育改革势不可挡。工业时代教育模式,即标准化、应试导向,正被个性化、跨界融合、强调实践的新形态所取代。教育评价体系面临重大变革,需从“指挥棒”角色转型,适应新时代需求。

如何探索并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大岭山实验小学建校2年来,始终致力于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能积极作为,又不盲目乱为,构建基于全人课程的多维评价体系,旨在支撑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

近日,松山湖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大岭山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大岭山实验小学”)基于全人课程的多维评价体系,源于集团龙头学校“三值评价”理念,开展了领航教师研修坊活动,邀请教育专家问诊把脉。

案例:创生不一样的学生成长画像

“笑脸代表这门课程获得评优荣誉,我们的学生景琛拿到了美术和班会队会两项评优。大数据推优,景琛美术素养超越了本年级88.98%的同学,班会队会素养超越了本年级92.56%的同学。”

研修活动中,大岭山实验小学老师谌翀以学生景琛为案例来介绍多维评价的魅力。

景琛的语文和数学并不属于高分学生,但这并不代表景琛就是大众认为的“差生”,谌翀老师介绍,通过素养报告,可以看出学生的基础发展和高阶发展。基础发展指每学期的学业质量检测等级优良中差,笑脸代表这门课程等级评价获得优,景琛拿到了每一门课程的达标或优秀。高阶发展包括促成价值和创生价值,促成价值指激励期许的达成,创生价值指意外创生的惊喜。景琛有好多门课程都获得促成价值和创生价值的笑脸。大数据推优,景琛在判断价值中超越了本年级73.83%的同学,在促成价值中超越了本年级78.24%的同学,在创生价值中超越了本年级93.39%的同学。

“可见,景琛同学的促成价值和创生价值,远远胜于判断价值。如果按传统评价只盯着语文数学,景琛属于被遗忘的角落。”谌翀老师说,多了一把尺子,就多了一批优秀;六年12个学期,一份份富有生命力的智能化的素养报告,由一到多,由筛到泵让价值被彰显,让优势被推荐,让成长被留痕,让潜质被激发;这已不再是僵硬冰冷的数字和等级,这是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生长历程,这是学生创新素养尽情迸发的生态场域。

实施:可落地的操作策略

这么富有生命力的学生素养报告是如何形成的?多维评价体系是如何操作落地的?简单的说,就是两个改造再加上数据智能化处理。

首先,五育并举不偏废,错落有致不扎堆。对应的第一个改造是班队评优颁奖,这是大家熟知的,这一改造是,奖励项目五育并举不偏废,奖励时间错落有致不扎堆;每门课程都是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没有主科和副科;每一项荣誉都来之不易,每一张奖状都激励有加。

其次,激励期许的达成,意外创生的惊喜。对应的第二个改造是学业质量检测,期末考试成绩的优良般差属判断价值,这是基础。这个改造是,在关注学生基础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高阶的促成价值和创生价值;当下,学校对促成价值和创生价值的探索焦点,语文低段是诗心诗性、高段是思维思辨,数学是思想方法,体育是运动技能,音乐和美术是艺术特长,劳动和道法是行胜于言。

问诊把脉:专家高度点赞多维评价体系

活动还邀请了教育专家来把脉问诊。在看到该校的诸多案例,了解到学校多维评价体系的未来视角、创新改革的底层逻辑后,专家们不仅高度认可,还纷纷点赞。

广东省特级教师刘贤虎:大岭山镇实验小学的多维评价体系相较于过往模糊的概念,现拥有了更清晰准确的定义,促进了相关活动的变革,实现了以评促教的目的。其科学性与国家政策紧密相连,包含改进、强化、探索等多重维度,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和实践价值。

东莞市松山湖第一小学校长蔡敏胜:大岭山镇实验小学的多维评价体系,此非一般学校浅尝辄止,需深入研究方知其深意。在评价改革上,展现出系统性尝试。判断价值、促成价值、创生价值与2022年版新课标的核心素养相呼应,紧跟国家教育评价改革步伐,抢抓教育高质量发展先机,以评价为杠杆,撬动课程与课堂革新,赋能师生成长,成就显著,令人敬佩。

湖北沙市教科院前副院长彭传新: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的深水区,大岭山镇实验小学致力于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能积极作为,又不盲目乱为,探索构建了基于全人课程的多维评价体系,提出的判断价值、促成价值和创生价值,这是从价值取向来设计和谋划的评价体系,立意高远。学校利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打造了“智慧云”平台,初步构建了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学生、家长、教师教育评价赋能体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走在了全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前列。 真正实现了“务实落地”。

文字:记者 覃凤春 图片:记者 覃凤春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