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医生出诊时经常遇到这样一些情景:医生,我这里突然出现一个黑痣,会不会是恶性的。医生,我脸上长了一个东西,越来越大,是不是恶性肿瘤啊?
正常成人的全身平均可有15~20个痣,从医学角度看,“痣”是一种良性皮肤肿瘤,分为很多种,比如色素痣、结缔组织痣、皮脂腺痣等,但是有了这些痣总让人担惊受怕,就像一本想看又不敢看透彻的“痣”怪小说,对此,值得听市中医院皮肤科医生给大家科普一下。
如何判断会不会癌变?
对一些相对特殊位置的黑色素痣需要格外警惕关注,例如位于鼻腔、口腔黏膜、手掌、足底、外阴、肛门、生殖器等特殊部位的痣,由于经常摩擦,容易发生恶变。头部、颈部,因长期阳光暴晒,这些部位的痣也可能会发生病变,需要多加注意。
还有就是色素痣突然出现出血、破溃、痒痛等症状或者大黑色素痣周围突然出现很多小痣,也最好尽快到皮肤科就诊,医生可能会采用皮肤活检等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早期诊断是恶黑治疗的关键,可选择ABCDE识别法:
形状不对称:大多数普通痣是对称的。如果对称的痣短期内变得不对称,就要警惕。
边缘不整齐:普通痣的边缘光滑,与周围皮肤分界清楚。如果痣的边缘不整齐或模糊,可有毛刺或呈锯齿状,也要当心。
颜色有改变:正常的痣和斑点通常是一种颜色,多为棕黄色、棕色或黑色。恶性黑色素瘤发病时颜色变深、变浅或变色,颜色不均,可呈花斑样。
其中,大片的蓝痣更容易癌变,一旦癌变恶性程度极高,要密切关注。
直径比较大:普通痣一般较小,如果痣或皮肤斑点的大小超过6毫米或突然变大,则需尽快就医检查。
隆起或破溃:痣或皮肤斑点由平坦突然变为结节状隆起,周围出现了小黑点样的“卫星灶”,并有破溃,出血等,也需警惕是否恶变。
如果你注意到皮肤有上述变化,建议要到皮肤科做检查。对于恶性程度高的黑色素瘤,早期发现并治疗,生存率可达95%以上。
在中国,手、足部位的肢端黑色素瘤发病率占一半左右,如果指(趾)甲下的皮肤出现“黑线”,且色素范围迅速扩大或颜色侵及甲外皮肤,也可能是黑色素瘤。
哪些方法可以祛痣?
一般可以选择激光治疗、化学药品腐蚀、液氮冷冻治疗、手术切除等方法治疗,以上手段可以权衡利弊后跟皮肤科医生讨论再决定治疗方案。
大多数比较小的黑色素痣还是能通过第一二类方式祛除的,但是有比较高风险、比较大、位置比较特殊、需要病理检测的色素痣,不推荐随便找机构点痣,以免导致反复发作或者刺激黑色素痣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