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两位95后“茶二代”,花百万开“新中式”茶饮店,月入…
东莞日报
2024-08-02 09:01:14
因为对茶叶情有独钟
东莞两位95后“茶二代”
在市中心花 上百万元
打造了一家“新中式”茶饮店
每月流水能达到六位数
……
图片
图片
他们也曾追寻梦想在外闯荡
但最终选择回到家乡东莞
把与父母共同的爱好,做成事业
用自己的方式
诠释着新生代潮流茶饮文化

图片

 

图片

市中心独具风格的

“新中式”茶馆

 

 

在东莞南城“莞香印巷”,开了不少新潮店铺,“黑潮茶人”就是其中一家独具风格的“新中式”茶饮店。

 

从2022年开业以来,该茶馆就因有品位的装修风格和富有特色的出品,吸引了不少社交平台博主来打卡。

图片
图片
小红书截图

 

主理人祁嘉豪和陈珈璇,都是95后。由于父母辈经营茶叶生意,他们俩可以说,从娘胎里就跟着父母喝茶,是典型的“茶二代”。

 

早年,他们也曾追寻梦想在外闯荡,但最终选择回到家乡东莞,把与父母共同的爱好,做成事业。

 

他们并没有完全继承父母的生意传统,而是选择了一条“新中式”赛道。

图片

 

 

近年来,“新中式”的风越刮越猛。不只是在服装界,“新中式”之风还刮到了美妆时尚、美食饮品等多个领域,创新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而茶又如何与“新中式”结合?很多小伙伴一听会觉得很懵,咖啡喝过、奶茶也喝过,“新中式”茶馆是什么?这种茶饮店到底有什么特色?

 

事实上,在这里除了能喝到流行的奶茶、果茶、甜品外,最具特色的是多达十几款的原叶茶。以原叶茶为茶底,再结合潮流趋势、DIY趣味、高颜值特征等,让这种“新中式”茶饮火出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黑潮茶人”的装修,也极具“中式禅意”,原木中式风,空间简约、干净、大气。店内摆放着不同种类的茶叶、紫砂壶、盖碗等物品,奶茶现点现煮,从称量到冲泡,全方位展现给顾客。

 

顾客不仅能近距离观看煮茶过程,还能参与其中,自己DIY。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以茶为媒

两位“95后”走到一起

 

 

而两位“95后”主理人的故事,还要从一杯茶说起。

 

出生在有着“中国藏茶之都”美誉的东莞,主理人祁嘉豪,童年如同浸泡在茶香里,充满着幸福的味道。

 

父母爱喝茶,也经营着茶叶生意,家中有专门的茶台。嘉豪还记得儿时放学或者饭后,他们一家人常围坐茶台边品茗,父母有时候会给他们讲生意场上的事,教他们为人处世之道。
图片

 

 

也许是因为这样的氛围,他的经商天赋,在高中时便已显现出来。
嘉豪喜欢设计,他敏锐地发现大家都有制作班服的需求。他了解市场、收集各种布样小料、制作ppt、宣传册......随后找到各个班的班长进行沟通,用专业的态度打动别人。当时,有不少班级都找他制作班服。

梦想成为建筑大师的他,高考考入某知名大学建筑专业,专注学业。在学校读书,靠着奖学金,嘉豪已基本能养活自己了。

图片

 

 

陈珈璇的父母则在云南拥有茶园。读设计的她,大二经长辈介绍,在上海一家主营品牌孵化升级的公司里实习,经过一年多的磨炼,她转做品牌顾问,负责品牌整体的形象设计。

对于珈璇来说,这份工作充满挑战,跟着老板、老师到处飞,对接客户、进行战略规划......处处有成长的契机。她也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品牌顾问,到毕业时,她已参与过百余个项目的策划,能拿到上万元的月薪。

图片
因为好茶的缘故,两家的父母早就认识,两人也有过数面之缘。但彼时天南地北奋斗的他们,并没有其他的想法。

 

嘉豪毕业后,曾当过一段时间的“广漂”,但个中滋味,并不好受,“节奏快、压力很大。”
他入职的是一家知名建筑公司,即使优秀如“别人家孩子”的他,也很快见识到什么叫“人外有人”:很多同事都是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研究生、甚至博士生。

多的时候,五六个项目一起做,从早到晚都有会议——嘉豪也自然跟着一起卷,但长期高压的工作也让他身心俱疲,身材发胖。

图片

 

 

经历一年的时间,他也在思索,这样的生活是否是自己想要的:“好像发觉自己思维固化,没能发展更多的可能性。”
最终,经历一个月的思想拉扯,嘉豪选择回家乡东莞发展,回到父母身边,生活也随之慢了下来。
而此时,珈璇恰好从厦门毕业后回到东莞。因为“茶”,月老偷偷为两个年轻人牵起红线——在一场陪伴父母参加的品茶活动中,两位年轻人聊天得知,彼此算得上是同行,兴趣也一致。坐在一圈长辈中间,二人意外有了种宿命感。

 

 

 

图片

前后投资上百万元开店

原来茶也能很“潮”

 

 

时间很快来到了2022年,开始考虑结婚问题的两人,希望拥有一份共同的事业。

 

珈璇一直在做的是品牌顾问工作,此时恰好对接了一个转型中的茶饮品牌。“经过一年的运转,这个项目也得到 了市场的认可,我们就想着把它引进东莞。”珈璇说,找到方向的两人也很激动,为了让产品更适合东莞人的口味,无数次跑去南宁总部,一起调整配方、修改细节,“结合新茶饮+原叶茶模式,传统与新潮碰撞出适合年轻人的茶文化。”

图片
图片

 

 

而彼时,恰逢“莞香印巷”升级面世,这是南城CBD公园式商圈,风景秀丽,是市民出游喜爱的网红打卡地。

而嘉豪他们,也正是看中这里升级后的发展潜力:位于市中心,大家出行方便。环境非常舒服、不会太过商业化。开车经过能看到,又不会太过嘈杂,晚上夜景特别漂亮......

图片
图片
图片

 

 

同年6月,他们的店铺开业。嘉豪说,前后投资差不多有150万元,一部分是加盟费,一部分是铺位的租金,还有装修费用、采购全新的机器等。
 
开店之初,也有很多未知的风险。“当时在口罩时期,面对未来的事态发展,也很忐忑、压力很大,思考了很久,甚至签合约前都想放弃。 ”嘉豪说,最后促使他们下定决心的,一个是相信自己的能力,另一个也是对东莞市场的看好,“不管环境如何,生活还是要进行,爱喝茶的人群始终存在。
图片
图片
图片

 

 

关于门店的空间设计,作为曾经的建筑设计师,嘉豪有自己的想法:“我们采用中央吧台的方法,一来能让顾客清楚看到我们的操作过程,感受到干净卫生;二来可以将座位进行区域划分,即有开放度又有一定的隐私性,能让顾客在门店放松喝茶聊天。

 

“门店装修以原木风为主,线条简单、朴实自然,让光影自然贯穿其中,空间变得温暖舒适,特别是晚上,门店会氛围温暖明亮,十分温馨。”嘉豪对自己的设计感到十分满意。

图片

 

 

因为具有创新的意识以及对品质的不懈坚持, 他们也很快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嘉豪算了下,目前 一天平均能卖出300杯左右,最多的时候每月流水能达到六位数。

 

有意思的是,起初他们设想,店铺可能受二十来岁年轻人的喜欢,但真正运作起来才发现,30+以上的人群才是顾客主力。

每逢周末,常有人拖家带口,六七个人一起来店里消费;甚至有顾客,从开业至今,几乎隔三差五就会来。

图片

 

 

两人分析,或许这是因为店里有适合一家老小各年龄段的饮品,环境也更温馨。
 
这种阖家共度一个晚上的画面,也让嘉豪和珈璇恍惚间想起自己儿时跟爸妈坐在茶台前的时光:“无论多累,每当看到一家老小来店喝茶, 我们都感到很欣慰。

图片

 

 

压力也始终存在。嘉豪说,开店后每天都要在店里,甚至无法安心睡个好觉,也不敢外出旅游:“开店前我们很喜欢旅游、寻觅美食,但现在连蜜月都不能去。”

 

管理店铺比想象中难得多,很多事需要亲力亲为,好在他们也将压力转化为自己前行的动力,并稳步前进。

 

图片图片图片
用一杯茶
连接传统与现代
更连接起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这两位“95后”年轻人
正用自己的方式
诠释着东莞的潮流文化
 
今天的故事就到这里啦

欢迎评论区聊聊~

图片图片

 

 

 

图片

 

策划 | 向志清 刘妍静
来源 | 文/汪慧君 查雨霏、图/汪慧君 受访者供图
编辑 | 汪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