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文艺分享会在东莞玉兰大剧院举行。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上海歌舞团综合舞蹈艺术形式和谍战题材内容进行舞台结合的一次艺术探索和实践。剧目以高度凝练的舞剧叙事、唯美的意象表达、灵活写意的舞台布景和谍战的紧张悬念,再现了为我党民族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
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上海歌舞团舞蹈副团长朱继承,与观众分享了他对舞剧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心得。朱继承不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舞蹈演员,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编创者,曾编创舞蹈《青春之歌》并担任多部原创舞剧的执行导演、专场导演。


活动现场,朱继承分享了对作品的艺术心得以及历史背景的延展。他详细介绍了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创作过程和艺术表现,让观众对这部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观众们提出了许多关于舞剧创作和表演的问题,朱继承一一作答,现场气氛热烈。

“据统计,舞剧的观众百分之70以上都是90、00后群体,这一点是主创团队最欣慰的地方。”朱继承表示。
朱继承认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能够获得观众和市场的认可,是因为它能够触动年轻观众的情感,让他们感受到剧中人物的真实和共鸣。“让年轻观众喜欢上红色题材,需要将英雄人物拉到普通人群中,展现他们的真实情感和生活状态。”

据悉,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将于7月19日至21日在东莞玉兰大剧院连演四场,欢迎市民朋友们前往观赏,感受那些为国家和民族解放事业壮烈牺牲的英雄们的信仰和奉献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玉兰大剧院大堂现场还设电波海报同款限定装置、“电波裁缝小铺”旗袍特色主题、献礼建党103周年红色主题三个打卡点。观众们可以通过这次藏品展览以及打卡点感受时间留下的痕迹,共同回首峥嵘岁月,致敬英勇的革命先烈。

此外,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演出之际,玉兰大剧院将联动东莞市博物馆展出珍贵近现代藏品。此次联动主题为“电波回响,声未止息”,据东莞市博物馆透露,本次9件近现代藏品的展出是与市民朋友们的首次见面。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简介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故事以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为素材,为隐蔽战线的英雄们谱写了一曲赞歌。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解放前夕的上海为背景,讲述了李侠和兰芬等几位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与国民党特务斗智斗勇,传递情报,最终将国民党江防计划通过电报成功发往延安的故事。雨夜,电闪雷鸣、风雨大作;街道,阴冷晦暗、压抑神秘。撑着黑伞的黑衣人往来于街头,着一身浅灰长衫的李侠穿梭于“虎狼环伺”之中,危机四伏……
据介绍,该剧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原创,融入了青春、谍战、红色记忆与浪漫情怀等多种元素,通过舞剧的独特表现形式,把石库门、弄堂、马路、报馆、旗袍裁缝店等老上海的城市特色细致入微地呈现在舞台上。剧目自首演以来,屡获殊荣,广受好评,先后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彰显了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在当代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和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