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鸡蛋惹的祸!东莞一女子感染沙门氏菌,住院治疗
东莞+ 2024-07-11 13:16:17

鸡蛋,我们每天都在吃,但鸡蛋吃得不卫生,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风险!东莞一女子小丽就因一个生鸡蛋遭遇了健康危机。

近日,小丽因反复头痛、发热来到东莞市人民医院普济院区寻求诊治。

尽管接受了相应治疗,但她的症状却迟迟不见好转,仍反复出现发热和剧烈头痛,体温一度飙升至39℃。

在医生的建议下,小丽接受住院治疗。

黄艳燕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发现,小丽有不洁饮食史。那天,她感觉身体不适、食欲不振,于是就从冰箱拿了一个生鸡蛋,直接打入碗中,用热水冲泡后便直接食用。不久后,她就开始出现了发热和头痛的症状。

根据小丽的不洁饮食史,医生推测她的病情可能与感染有关。经过一系列检查,进一步发现小丽的白细胞数量偏低,而两项感染指标——“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轻度升高。这两项感染指标共同升高,表明小丽是细菌感染。

▲小丽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同时升高,提示细菌感染

基于此,医生决定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效果立竿见影,小丽在住院的第二天就退烧了。

第三天,血培养检查结果证实,小丽感染了沙门氏菌。

医生判断,很可能是她食用的生鸡蛋表面携带沙门氏菌,由于处理不当,这种细菌经由消化道进入了血液,从而引发了全身性感染。

幸运的是,经过针对性的治疗,小丽的病情迅速好转,并在一周后康复出院。

知多D

一、什么是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根据其引发的症状不同,可分为伤寒沙门菌和非伤寒沙门菌两种。前者主要通过水源传播,常见于发展中国家;后者主要通过食物传播,在世界各地都很常见。

二、哪些食物易被沙门氏菌感染?

由于鸡、鸭、猪、牛、羊等禽畜类动物体内本身可能携带沙门氏菌,因此鸡肉、鸡蛋、猪肉、奶类等动物性食品容易成为沙门氏菌污染的“重点对象”。

此外,蔬菜、水果在生长、采摘或处理过程中也可能被沙门氏菌污染,相关感染事件屡有报道。

另外,若在卫生条件差、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下,部分已烹饪熟的食物(例如熟肉、煎蛋等)也可能再次被沙门氏菌污染。

三、感染沙门氏菌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感染沙门氏菌后,潜伏期通常为4至48小时,多数患者会表现出胃肠炎的症状,具体包括头痛、恶心、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部绞痛等。

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连续三天以上的腹泻、大便带血、发热超过38.9℃、持续呕吐、尿量减少、持续腹痛等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约5%的感染者还可能出现菌血症或其他组织器官的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性命。低龄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是出现严重后果的高风险人群。

四、如何预防沙门氏菌感染?

大多数沙门氏菌感染是由受污染的食物引起的。所以,要想避免感染,就得从食品安全做起。

首先,勤洗手,勤清洁。保持手部卫生,尤其在饭前、便后、与动物接触后一定要洗手;定期清洁切菜板及厨房操作台面;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水果和蔬菜。

其次,生熟分开处理。对生肉、家禽和海鲜应使用专用的砧板,并将这些食材与其他食物分隔开,避免交叉污染。食物要煮熟煮透确保将食物烹饪到推荐的内部温度以杀死细菌。

再者,食物保存要得当。将冰箱温度维持在4℃或以下,切勿将易腐食物放在冰箱外超过2个小时;解冻冷冻食物时,应在冰箱或微波炉中解冻,以防细菌快速繁殖。

最后,通过正规渠道,选购日期新鲜的肉、蛋、奶及其制品。

文字:李广 图片:医院供图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