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湾湖学术活动周先进工程科学论坛在大湾区大学(筹)松山湖校区成功举办。该论坛由大湾区大学(筹)先进工程学院承办。活动邀请了机器人、拓扑优化、毫米波、太赫兹真空电子学和增材制造等领域内的多名国内外专家,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交流创新人才培养经验。

大湾区大学(筹)先进工程学院院长王煜介绍了大湾区大学(筹)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愿景,以及先进工程学院的学科设置和发展目标。他强调,先进工程学科的发展对促进东莞乃至大湾区的制造业产业升级至关重要,大湾区大学的建成将为东莞市输送大量的创新创业人才。

多位专家就各自研究领域作主题报告,分享交流先进工程领域研究成果,共同探讨工程科学发展新动向、新趋势,交流了新工科模式的人才培养经验。

南方科技大学戴建生院士以《具身智能的智能结构进化本体 ―― 变胞类人手与变胞进化机器人》为题作报告,探讨了变包机构的由来和发展历程,介绍了李旋李代数在可变机构设计中的应用,并强调了变胞进化机器人在具身智能时代的先进应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魏军以《增材制造技术的机遇与应用》为题作报告,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的起源,发展历程,市场规模,主要增材制造材料、打印工艺、后处理技术,应用和发展前景,以及课题组在增材制造领域研究进展。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宫玉彬以《基于异质结构中二维电子气等离子体振荡的太赫兹辐射源》为题介绍了课题组的最新研究进展:发现了异质结中的2DEG可以通过边界诱导等离子体不稳定性和电流诱导等离子体不稳定产生太赫兹波,建立了一个电磁流体动力学模拟程序来研究二维等离子体振荡及其辐射,完成了HEMT阵列太赫兹源的初步制备和辐射测试。
深圳大学教授何文龙以《基于自由电子的相干辐射源》为题介绍了自由电子相干辐射的发现过程和原理,以及他在电子束、毫米波太赫兹器件领域的研究成果。
南方科技大学葛锜教授以《多材料3D/4D打印:从水凝胶到陶瓷》为题介绍了课题组近年来在多材料3D打印装备、4D打印智能材料开发和智能传感器件一体化增材制造方向的突破性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王毅强教授以《柔性点阵结构设计与应用》为题作报告,提出拓扑优化方法可赋予点阵结构更高的性能优势和更多的创新策略,柔性点阵结构已在国防、航天、能源输运等多个领域和应用场景得到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张磊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魏鹏副教授、章圆方副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熊异副研究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杨扬副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马青平博士后等专家就点阵机构拓扑优化与增材制造、电热响应4D打印、连续纤维增材制造和3D打印两栖折纸机器人等课题作汇报,并进行研讨。
据悉,大湾区大学(筹)先进工程学院将集聚一批国内外顶尖学者,顺应国家战略规划和区域发展需求,注重多学科交叉、多技术集成、多领域融合,系统把握未来产业发展方向,重点支持机器人与无人自主系统、人工智能、工业工程与数据科学、智能制造和设计、可持续发展系统、微电子及集成电路等研究方向,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