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大幅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关键要素之一就是人才。除了在实验室攻坚克难的科研人员,还有一群人,在技术到产业的“死亡之谷”间架起桥梁,他们就是“技术经理人”。
为打通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打造一支懂政策、通市场、擅转化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经理人队伍,6月22日,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广东)2024年第一期高级技术经理人培训在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正式开班。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科技厅主管,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办。32位来自大湾区的科研院所、知名企业、重点技术转移机构、政府科技管理机构等学员参加本次活动。
松山湖科技创新局负责人在开班仪式上表示,技术经理人是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关键人才,是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与桥梁纽带。高级技术经理人培训不仅为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为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同时,他希望学员们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记者了解到,早在5月下旬,高级技术经理人培训班成员基于前期采集的需求数据,提前启动实务需求分析,成功构建5组的候选产业实务科技需求库。在导师的指导下,各小组成员依据课程提供的评估标准,全面分析候选项目,综合考量项目的可行性、潜在影响及预期周期,从而做出项目选择。
确定项目后,成员们深入探究企业在技术层面的需求与挑战,为其精确对接技术支持。其后通过实地考察和企业交流,建立初步联系,并探讨技术转移合作的可能。在技术方案确定后,成员们助力企业寻找合适的生产供应商,确保技术成果有效转化为产品,实现科技成果与需求的精准对接,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
目前,高级技术经理人培训班中已有一项针对材料方面的镀层板材料研究,已成功联系上生产供应商,并打造出了材料样本。

“在项目启动中,首先得构建最小可行产品(MVP),测试产品与市场的契合度,识别最大风险后,再创建价值路径,这是我在培训课程中收获很大的一点。”东莞市国际技术转移中心部长孔祥丽表示道。
东盈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春平向记者介绍,项目落地是所有技术经理人的心愿。课上所学习的企业需求挖掘、商业模式画布、科技金融工具都能够很好突破个人经验思考定式,帮助其从各个维度思考技术转移需求问题。此外,罗春平以商务谈判的估价为例,技术经理人在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需要列举劳务成本与价值依据,明确具体的市场实践参数,阐明项目经济效益,才能真正帮助成果供给方与企业需求方做好牵线搭桥工作。
“在‘产业出题’和‘科技答题’之间,我们欣喜地看到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理人)正发挥自身优势,打通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堵点、难点、痛点,把实验室里的科创成果真正应用到产业实际中。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也将赋能松山湖加速涌现更多创新成果,助力东莞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辐射带动全省技术、资本、人才、服务等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广东)专家组组长钟敬恒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