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残疾人托养之困?东莞这一全国首创模式给出新答案
东莞+ 2024-06-14 15:43:21

日前,广东毅融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毅融照护中心”)迎来了一批“客人”。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浙江省残联和广东省残联一行走进毅融照护中心各个区域进行参观,纷纷为东莞残疾人托养新模式点赞。

▲广东毅融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中心

毅融照护中心是全国首家承接政府购买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的民办机构,由东莞市残联孵化和培育,自今年3月正式接收残疾人服务对象以来,已吸引几批市内外团队前来参观学习。这一优秀机构是如何孵化的?残疾人托养照护新政策落地情况如何?近日,记者深入毅融照护中心进行了探访。

政府买单+机构接单

打造特色托养模式

整洁明亮的宿舍、功能齐全的康复训练室、24小时服务的护工……走进位于东城街道同沙社区的毅融照护中心,不禁被这里舒适的康养环境所吸引。“毅融是跟随政府政策而生的,每一项工作都对标政府要求,希望为残疾学员打造出优质的生活空间。”毅融照护中心负责人丰淦锋介绍道。

残疾人托养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残疾人基本民生、减轻残疾人家庭负担的有效途径。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市残联推动成立了我省第一家公办残疾人托养中心,但随着需求的增大,原有的230张床位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残疾人的服务需求。

▲毅融照护中心综合楼墙上,展示着中心的服务愿景

2023年12月,东莞重度、困难残疾人家庭迎来了曙光,市残联正式印发《东莞市购买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实施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提出了全国首创的“政府购买为主+个人支付为补充”的寄宿制托养照护服务模式,由政府部门推动孵化能够为残疾人提供优质托养照料服务的服务组织,破解残疾人托养之困。

“秉承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我们在《办法》中明确了我市定点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建设标准,希望先孵化一家民办机构先行示范。”从事残疾人工作多年,市残联教就部部长陈惠英一边展示着纸质版的建设标准,一边向记者说道。她手中的一沓材料,从服务规模、服务人员、服务设备、服务内容、服务制度等方面都进行了明确且详细的规定,为民办托养机构标准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宿舍内,护工正在为托养对象整理衣物

在市残联提供的相关指引下,毅融照护中心全力以赴开展建设,还先后赴香港、广州、深圳等地考察学习,从经营理念到建筑装修风格,不断提升团队水平。历经近一年的准备,该中心先后高标准完成了场地、基础设施、服务制度等建设,并顺利通过了市残联组织的专家评审和验收,成为全市首家民办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中心,于今年3月正式开始接收残疾人服务对象。

评估+分类

精准帮扶困难家庭

在东莞,不仅仅提供托养服务的机构有相关标准要求,被服务的对象也有一系列标准。为了实现精准帮扶,市残联在《办法》中明确兜底保障特困、低保、低保边缘和支出型困难家庭残疾人的托养服务,并按残疾类别与级别对他们进行分类补助,优先解决困难家庭的急难愁盼。

▲社工引导托养对象进行康复训练

对于老赵一家来说,毅融照护中心就像是一根“救命稻草”。两岁时,阿良(化名)被确诊为重度智力残疾,生活无法自理,老赵夫妻俩为了孩子四处求医,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一家人靠着微薄的工资和低保度日,而阿良只能被“锁”在家里。随着年岁渐长,如今夫妻俩已经70多岁,担心自己走后没人照顾,他们希望能为41岁的阿良找一个好去处。

今年3月,在虎门镇社区干部的帮助下,阿良经过一系列评定,成为毅融照护中心首批入托对象之一。来到这里后,他和众多重度残疾人一样开启了新生活。早上起床后,他们要在康复师的带领下做康复训练、心理诊疗等,下午可以看电视、电影等等,每一个类型的残疾人每天都有着固定的课表,吃食也讲究营养均衡。

▲摆在走廊上的各组学员每日及周作息安排表

“学员刚开始进来时,的确有些让人头疼,不少人出现了不适应甚至是抗拒接触的状况,有的大吵大闹,有的还表现出各种奇怪的行为。”丰淦锋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对托养对象进行了重新评估和分类,并积极与家长沟通,定期进行心理疏导,通过与托养对象深入接触,逐渐获得了他们的信任。目前,首批入托的61位残疾人已经能够适应集体生活,各项能力都略有提升,其中有部分残疾人的能力发展得较好,基本可以实现自理。

▲毅融照护中心设置了家庭模拟室,助力托养对象从封闭生活过渡到集体生活

眼下,老赵夫妇俩身上的放松感,旁人是感受得到的。刚开始送阿良来时,他们还有些担心,看着孩子在毅融照护中心过得很好,两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这里环境好,服务好,大部分的钱都是政府出的,我们每个月只需要从低保金里扣几百块钱,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说着说着,他们露出了笑容。

管生活+帮就业

助力残疾人回归社会

集中托养、医养结合,只是东莞托养模式的一部分,这里更重要的转变,是帮助残疾人学习实用技术,通过劳动体现人生价值。

在毅融照护中心,记者注意到,在综合楼的对面,还建有一座辅助性就业车间,丰淦锋告诉记者,除了照护康养和康复训练以外,中心还提供就业创业和社区融合方面的服务。“随着入托学员的增多,我们争取引进一些能够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的企业,让他们在门口就可以自力更生,更好地回归社会。”

▲托养学员体验包粽子

如今,毅融照护中心即将迎来第二批入托寄宿服务对象,看着政策落地效果不错,陈惠英也感到很开心。她告诉记者,今年只是东莞实施该项政策的第一年,市残联的目标是三年内推动基本建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托养照护服务体系,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的典型示范。“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争取再孵化至少1家规范化、专业化的托养照护示范性服务机构,让全市重度残疾人家庭都能享受托养照护服务,让他们共享社会发展成果。”陈惠英目标坚定地说道。

文字:张雨倩 图片:张雨倩 受访者供图 编辑:张东昌